微博、微信之后“微在”来袭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5.10.2014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微博、微信之后“微在”来袭

于威、许知远等中国知名媒体人受美国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的启发打造了中国版的Buzzfeed——“微在”(WeZeit)。其内容主编张一帆向德国之声介绍该产品的德国渊源和特别之处。

德国之声:微在(WeZeit)这个名字的意思是什么?

张一帆:WeZeit是英文"我们"和德语"时代"的结合。"我们"象征着社交媒体,选德语Zeit则是因为我们的创始人、前搜狐网主编于威会说德语,而微在的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媒体,我们也比较喜欢诸如德国《时代周报》(Die Zeit)这样的高质量报纸,可能还是因为有些媒体情节。

什么时候推出了"微在"?

我们的团队于去年开始组建,今年三月启动微信公众号,八月中旬网站上线,九月份推出移动应用软件APP。

美国网站BuzzFeed凭借"猫猫狗狗榜单图"使自己的内容风靡社交网络,并开拓德国和日本等市场。你们自称是中国版的Buzzfeed,Buzzfeed公司知道吗?

现在大家基本都是在手机上阅读新闻,我们想为有这种阅读习惯、和社交媒体一起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专门打造一种服务。而Buzzfeed至少在美国的这个领域具有标杆作用,所以自然就成为我们借鉴的对象。

我们主要是在向媒体人介绍"微在"时会说这是中国版的Buzzfeed,帮助他们了解我们的产品。跟用户说的话,可能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大多数人不太了解Buzzfeed。我们认为Buzzfeed的理念比较有意思,希望能在中国实践。至于Buzzfeed是否知道,我就不太清楚了。

你们在APP上对自己的描述是:Wezeit.com是朋友圈里的趣味病毒携带者,只传染有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的地球人。"另外一种存在方式的地球人"是什么意思?

我觉得中国年轻人目前承受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各种压力,即使如此,其中部分人还是想像国外的年轻人一样创业和寻找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不一定回去真正实践,内心依旧十分纠结。而我们在这里呈现的内容非常国际化,而我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是区别于传统媒体,凭借这样的描述是想和读者的内心联系起来。

我们的受众对象是具有国际视野、自信的年轻人,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因为我们和传统媒体的不同,他们转发我们的东西也可能是不被大众所认可的。

但是传统媒体也有"盘点"、"细数"、"热门话题"等内容。你们和他们到底有何不同?

我们没有设置特定的范畴。譬如,微信上转载的最多的内容可能是心灵鸡汤、笑话和段子。我觉得,这些东西大多没有营养,质量也不高。而我们则希望把世界上发生的、我们认为值得让读者知道和他们喜爱传播的事情通过社交媒体的语言包装起来。

可是你们的话题虽然涉及"苏格兰公投"等时事话题,但也不乏"花花公子模特"和明星整容等看似没有营养的东西。

还是要看读者看问题的角度,例如"花花公子嫩模"那篇文章是我们在《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上看到的,而该杂志也不是低俗的刊物。而中国人对"花花公子"这个品牌较为熟知,我们认为大多数人对"花花公子"的裸体模特多少有些偏见,想通过这篇文章透露他们"退休"之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尊严和有气质的。这不论对男性还是女性读者都是在传达正面的信息,我们不是在卖色情图片。

iPhone 6 in Hong Kong

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在手机上阅读新闻

你们如何选题?

我们通过人工和技术想结合的方式选择内容。我们有自己经常关注的网站,然后依据微在的主旨在各大网站热门的话题里进行人工筛选。

负责这些内容的是怎样的一支团队?

我主要负责内容编辑。我们团队共有7人组成,我是82年的,已是其中年纪最大的。其他大多都是85后和90后,对社交话题的敏感度很高。

众所周知,在中国做媒体,不论新老,都会遇到媒体审查的问题。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个问题的呢?

可能因为我们不是新闻网站,所以还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问题。除了"榜单",我们同时也做"猜谜",也可以将新闻事件包装成这种问答游戏。

据德国《明镜在线》报道,你们的营销方式是做"原生广告",你们的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德国制车商。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吗?

车商一般通过传统广告告诉消费者其车的优点,但也有其他的信息想让消费者了解,所以我们就会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些不像广告的内容,并告诉他们预计的转发量。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