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中外长会晤的内外背景 | 媒体看中国 | DW | 02.10.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中外长会晤的内外背景

德国总理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取消了原定周三与德国同僚施泰因迈尔的会晤。周五,两位外交部长终于在纽约见面。德国金融时报披露了其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

2007年9月28日杨洁篪会见施泰因迈尔:发火归发火,握手还是要握的

2007年9月28日杨洁篪会见施泰因迈尔:发火归发火,握手还是要握的

“施泰因迈尔必须承受造成中国人发火的后果。部长先邀请中国同僚到德国驻联合国大使馆,但北京表现执拗,会晤不得不改在联合国大楼、即中立的外交空间举行。施泰因迈尔晚到几分钟,以表明他不怕北京。但中国人来得更晚,棋更高一着!

施泰因迈尔与杨洁篪先用英语谈伊朗核问题。然后杨开始谈达赖喇嘛的访问,他转而用中文,以指责和批评折磨施泰因迈尔整整21分钟之久。在斥责之后,两位部长又转用英语交换对缅甸危机的看法。施泰因迈尔后来评论这次训斥时说,‘这次谈话的过程不出所料’。”

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虽然获得德语媒体广泛赞同,但德国金融时报接着报道说,默克尔此举在德国外交部和经济界都颇有争议:

“达赖喇嘛这一插曲在外交部引起了不满。一段时间以来,施泰因迈尔身边的人就怀疑默克尔以牺牲外交部长的方式来突出自己。早就有人猜测,施泰因迈尔将出任总理候选人,所以默克尔试图把这位社会民主党人排挤到边缘地位。外交部对达赖喇嘛来访的评估很明确:默克尔‘私人会见’这位藏人提高了自己人权斗士的声望,但把对华关系中打碎的瓷器交给施泰因迈尔去收拾。

德国经济界对这种与中国交往的做法提出了激烈批评,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巴斯夫公司总裁汉姆布莱希特批评说,默克尔会晤达赖喇嘛引起了中国的恼怒。他对商报说,在总理府的会晤不能解释为‘私人会晤’。”

缅甸军人政权在动用镇压机器后,这个国家暂时恢复了平静。柏林日报发表评论说,“联合国虽然派遣特使甘巴里到达仰光,但他不拥有施加压力的手段,因为中国出自经济和政治原因在背后支持仰光的将领。”。该报评论最后写道:

“最近几周,被人遗忘的缅甸悲剧又进入了世界公众的意识,揭示了国际利益的交织情况。人们的目光尤其指向了中国:中国是问题的一部分,但也能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份力量。在离奥运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要修饰自己的形象,消除人们对1989年6月血洗天安门广场事件的回忆。通过建设性的干预,北京可以得分,把缅甸人民、而不是缅甸领导人争取到自己一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