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急诊室的“中国天使” | 非常德国 | DW | 09.06.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非常德国

德国急诊室的“中国天使”

近年来,德国医疗界充实着大量"外援",这其中不乏中国面孔,马迎就是德国医院急诊室的一名中国医生。她为您讲述德国救命的“8分钟”。

(德国之声中文网)医生是德国目前急缺的行业之一。对东北姑娘马迎来说,这或许是她在德国实现白衣天使梦的最好契机。

接受采访时,马迎甚至没来得及换下手术服。原因是,要抢救一位心梗病人。"手术十分复杂,还好我成功了",说这话时马迎显得十分平静。抢救病人是她每天的工作。她笑着说,"做手术就和吃饭一样,这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马迎工作的医院在德国鲁尔区的马尔市(Marl),当地拥有85000居民,与家乡沈阳相比,这里的规模只能算是个"小村"。但马迎表示,当地人对外国医生并不陌生,她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起码从病人的言语和眼光中,她没有感到异样。

德国医院外国医生比本地医生多并不罕见。仅她所在的心内科10名医生中就有3到4个是外国医生。医院并没把马迎当作外国医生,每天的工作和其他德国医生一样:例会、查房、问诊、急救、手术。

Ma Ying chinesische Ärztin in Deutschland

乐于同病患打交道

"在这里我感受到'尊重'"

采访中当被问及德国的医患关系时,马迎最大的感触是:"尊重和信任"。她说,"德国病人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医生把病情和治疗方法叙述清楚,患者会完全遵从医生的指示。反倒是在个别中国患者那里,体会不到'尊重'二字。"

其中马迎讲了一个北京人在德国就诊的事例。她说,"当时医院来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女病人。当时还挺高兴,因为都是中国人。这位患者的心梗病情已经十分危急了,但她在接受诊治后,明显表示出对我的不信任,质疑德国的治疗方法。"

类似这样的中国病患马迎遇到的不只一个。她认为,这和中国目前的大环境有关。谈到中国医患矛盾日益增加的原因时,她说,"一部分是医疗体系、保险制度的不完善,另外一个原因是整体的社会问题。从一些媒体的失实报道、到舆论,造成了今天医患关系的变质。"

来德国17个年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的马迎于1999年前往德国基尔医科大学继续深造,从事人类医学研究。6年后,马迎考取了德国医生行医执照。她说,"学习中遇到的最大苦难是将医学用语翻译成德语。然后还要讲给患者,让他们理解。"

提到自己的德语,马迎显得有些骄傲,她笑着说,"别看来德国才学的德语,但我的水平不比科室里其他外国医生的差。"

Ma Ying chinesische Ärztin in Deutschland

工作中的马迎

"救命的8分钟"

除了当好一名医生,生活中她还是一个母亲和妻子的角色。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华人医生,和她在同一医院,但两人几乎碰不到面。原因很简单:医生高强度的工作和不规律的作息,让他们变得十分忙碌。

尽管如此,两人还是希望孩子将来也学医。这也是许多华人父母的普遍想法。据德国《焦点》杂志报道的一项调查显示:2016年德国三大最赚钱职业,医生排首位,其次是IT业和工程师。

除了高薪、稳定,德国大学医学院培养出的"全面人才"也是马迎在德国学医的感触。她说,"在中国很难找到'全能型'医生,比如像一个急救医生(他既能够熟练的掌握呼吸机,抢救病人,还能够插管治疗。在中国插管步骤只有麻醉科大夫才能做)。"

另外,在中国绝对达不到德国8分钟急救的送医标准。在德国,如果急救车在8分钟内送不到,直升飞机也会载着病人到达就近医院。马迎说,"当然德国地方小。不过,我们还是要看到德国的急救系统,无论从医生技能到接治病患的速度的确是十分完善,而且德国院外急救的成活率应该说很高。"

"谦虚、勤奋,有专业追求"是导师--德国马尔马里安医院(Marien-Hospital)内科教授马丁·施毕克博士(Martin Spiecker)对马迎的评价。

马迎说,在德国十余个苦学的年头里,唯一的信念是"积极面对人生,知足常乐。"这也是她想告诉给其他"中国天使"的话。

采访对象:德国心内科协会会员、德国急救医生、中国心血管杂志海外编辑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