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国“累死族”现象一瞥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 2005年4月29日

清早送报纸,白天在电话中心上班,晚上在加油站帮工-为维持生计而干两、三份活的德国人多年来人数之高令人咋舌。不久前,有关方面公布一份有关这些俗称“累死族(workingpoor)”的社会报告,提醒公众,关注德国国内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本台记者朔伊尔曼新近采访了3名这样的“累死族人”。

https://p.dw.com/p/6a8v
德国北海佩尔沃姆岛一名业余信差图像来源: AP

“累死族”三例:

例一:哈里.道本

对道本来说,一天是从五点开始的。他将报纸投入一个又一个信箱。

道本在科隆市打零工,当送报人。每天一大早,一星期六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寒冬酷暑。今天,他还得替一位生病的女同事送报。他已开始冒汗。一个半小时内,得送完240份报纸。然后,他开上破旧的丰田车,赶着去干第二份活-给一家私人快递公司当信差。

一天又一天,道本就这样从一份活到另一份活,为生计疲于奔命。送报送信这两份活给他一个月带来的收入是950欧元。用这笔收入他得支付房租和汽油费,以及两个儿子的抚养费。他们都住在离异的妻子那里。入不敷出的窘境常逼迫他在下午或晚上再去干第三份、第四份活。有时是送皮萨饼,有时是为熟人、朋友、亲戚或陌生人刷墙,等等等等。

例二:约尔格.赫宁

赫宁32岁,工作单位是电话中心。中心的活单调至极。赫宁说自己干的是 “现代流水线活儿”,可没有这份活儿他将难以生存。

好多年前他中断了培训学习。那是由劳动局支付费用的信息专业人才培训。他未能完成学业。干上了电话中心这份活:平均小时工资6.5欧元,附加计件费,一个月纯收入大约400欧元。

这笔钱刚够付房租。这样,他还不得不在周末再干一份活:从周六早晨到周日晚上开出租车。碰上运气好,两天的净收入也就90欧元。接下来的7天就靠它开销。然后是又一个周末。换言之,尽管他一周工作50小时,每月到手的钱不过七、八百欧元。

例三: 马库斯.温尼希

温尼希双肩下垂,在一家超市等着。他不久前被一家保安公司辞退。几经周折后,他好容易在一家清洁公司要到一份差事。从5月份起,他可以在超市干清洁工作。每天一个半小时,一周6天,一个月拿到300欧元。加上失业救济金,一个月净收入665欧元。不用说,温尼希当然还得找第二份,甚至第三份活。也许再到一家保安公司去,挣一份仅够糊口的工资。

同赫宁一样,温尼希也没有受过完整的职业教育,只能靠打零工度日。他并不想坐吃国家。他愿意工作,愿意每月工作250小时,即使钱少一些也可以。在最后干活的那家保安公司,他负责检查行李,小时工资不足5欧元,-干活地点:首都柏林的国会大厦入口处。

已经28岁的温尼希这样期待着:

“或许有一天我能得到一份正式的8小时工作合同。要是挣得多,就是多干点儿活也愿意。我的梦想是:有一天不用再打2份工,3份工,而是有一个固定的就业岗位,挣上稳定的钱。”

官方怎么说

在德国,象道本、赫宁和温尼希这样的经历和命运本来是不该有的。至少,今年3月,德国联邦政府发表的第2次贫富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话:

“全时就业应能保障从业者获得一份足够的收入,使他能够分享全社会富裕,或至少不致落到贫困线以下。”

对道本、赫宁和温尼希而言,“分享全社会富裕”、“贫困线”这一类概念该有着怎样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