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艺术家作品“致北京的信”,13年后终于抵达北京 | 文化经纬 | DW | 21.06.200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德国艺术家作品“致北京的信”,13年后终于抵达北京

德国艺术家昆特•约克(Günther Uecker)13年前创作的艺术作品“致北京的信”,本周五(6月22号),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由歌德学院北京分院策划的此次展览本该在1994年举行,但由于组织原因,这位来自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家昆特∙约克终于将他封存多年的作品,13年后首次在中国展出。展览的19幅作品,除了一封用德语写给北京的信件之外,其中还包括18幅书画作品。开展在即,德国之声中文网记者电话采访了正在北京布展的艺术家昆特•约克。

废寝忘食、高难创作

废寝忘食、高难创作

德国之声:约克先生,您好,等待了13年后您的作品终于可以在中国展出了,您此刻的心情如何?

可以用如释重负来形容,因为这封“给北京的信”我为中国保留了整整13年,如今终于到达了北京。10年间我曾去过两次中国,到过四川、北京等地方,两次的旅行留给我的深刻感受让我萌发了以书信方式来表达对东方文化,对中国的热爱。而这份感情真是千里迢迢,来之不易。

德国之声:当时展览为什么被取消了?

事实上,1994年我和我的同事已经做好了一切展览的准备工作,宣传册、海报也都印好了,却突然得到展览被取消的决定。中国方面当时的解释是:“中国人能欣赏当年信奉少数派的艺术家劳申伯(Rauschenberg)、恩伯Emberg、斯特拉(Stella)的作品,但是您的作品中国人目前还看不懂。”

德国之声:致北京的信又被称为情书,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

您说的这封“给北京的情书”宽5-7米,高3米,其中的每一个字是我跪在地上,耗时一年半完成的。上面用德语纪录了我1984年和1994年对中国古老文化的所感和对这个国家历史变迁的见证。那是我第一次到中国,84年,中越战争还没结束,我看到了战争代给两国人民的伤害和痛苦。94年当我重回中国时,我为能够参与中国的历史变迁,见证中国历史戏剧般的发展所感动。今天中国文化、经济的开放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同事也跨出了正确的一步。

德国之声:事隔多年,您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是否就可以理解您信中的内涵了?

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在文化方面经常会举办很多世界艺术家间的对话。通过这些艺术作品间的对话,中国的艺术界人士、中国民众也正在尝试接纳来自欧洲、亚洲及西方不同地方的艺术形式。这里不只通过语言和文字。

Copyright: Günther Uecker Foto:Herbert Koller und Ingrid von Kruse Am 22.06.07 findet in China Peking eine Ausstellung Unter Titel Briefe an Peking statt. Günter Uecker holt abgesagte Ausstellung

大功告成

德国之声:您想通过这封信传递给中国什么呢?

本次展览人们看到的不仅只是表面上的文字、语言还有图象,而是看到一个西方人在东方社会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图象和文字将化作一个符号,一个记忆,减少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偏见和对人权的伤害。

德国之声:您曾经对媒体表示,您热爱东方文化,从德国到中国,您说自己可以从精神上辨认出家乡,您所说的家乡的感觉是指中国吗?为什么吗?

家乡的感觉不仅包括中国,甚至整个东方。这和我的身世有关,我是在民主德国时期成长的。1930年我出生在德国梅克伦堡的温多夫,并在那里渡过了学生时代。我阅读了很多关于当时生活在欧洲与亚洲之间的斯拉夫人苦难生活的书籍,这就为我的东方之旅,以及创作有关东方的艺术作品埋下了种子。可以说,精神上我与东方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而且他们忧郁的心灵深处感染了我。

德国之声:您返回德国后还有什么展出计划,还会创作与中国有关的作品吗?

我的下一个展览“人间的伤害”将在保加利亚进行。这又是一个大规模的展出。这个展出会通过艺术的形式探讨关于人权的话题,还有那些过去在战乱中消失的人们,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伤害和权力争斗。我想这不仅是我,也是很多艺术家、作家都在关注的焦点话题。如果我们从文化层面理解,那些经过战争洗礼、社会变革的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他们有着对历史的共同解读。然而那些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或许会通过这样的艺术作品,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事实上,悲剧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缺乏真正的理解。

德国之声:为什么您的很多作品都与人权或战争有关?

世界二次大战爆发后,作家们撰写了一些关于二战的书籍,及二战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呼吁这样的战争不能再重现。另外,就是要给弱势人群应有的权利。我就是想通过艺术创作启发人们寻求文化与精神上的认同。

德国之声:这是您第三次到北京,与13年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今天的中国看起来和世界其它文明国家没有什么两样了。当我走在北京的大街上,就如同走在纽约和悉尼。在北京你到处都能看到不同风格的建筑,也能感觉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80年代的中国相比已经是截然不同了。能在此次艺术展和中国的民众一起回首当年的中国,我感到非常幸福。

采访人物:昆特·约克(Günther Uecker), 现年77岁。1957年毕业于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1964年至今曾多次参加卡塞尔文献大展,威尼斯双年展,曾获巴黎双年展大奖等。1985年,他还作为“推动独立艺术表达的工作”享誉国内外,而获得联邦一等贡献勋章。现工作于德国杜塞尔多夫。

图片说明:版权:昆特•约克/摄影师:Herbert Koller 和 Ingrid von Kruse

照片由北京歌德学院提供。

DW.COM

  • 日期 21.06.2007
  • 作者 采访记者:严严
  • 关键词 艺术 北京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Az4y
  • 日期 21.06.2007
  • 作者 采访记者:严严
  • 关键词 艺术 北京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Az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