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世界大国的诱人魅力

文木(摘编)2016年2月20日

《新苏黎世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和俄罗斯有着共同的目标,他们都想打破以西方为主导的国际秩序,不过北京的战略却更加谨慎。《南德意志报》则关注了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

https://p.dw.com/p/1Hz91
Russland Besuch Xi Jinping bei Wladimir Putin
资料图片图像来源: Reuters/A. Zemlianichenko

(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周五(2月19日)发表的文章开篇提到了三年前习近平刚上台不久与普京的一次会晤,指出这两个国家领导人有着相同的目标:"他们希望能让自己的国家'重现昔日的光辉'。自冷战过后世界秩序仅由美国主导的局面是他们的眼中钉。"

作者Nina Belz写道,先是克里米亚,接着是叙利亚,俄罗斯近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普京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将世界秩序的中心向俄罗斯方向倾斜。……普京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动作大概让北京皱起眉头。军事介入一场冲突--无论是内战还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这与中国外交决策的基本前提相悖。自从中国小心谨慎地进一步向外界开放以来,不干预别国内政是北京使用的主要准则。"

文章接着写道,经济利益左右着中国的外交政策,从习近平频频出访他国就可见一斑,随着中国的经济放缓,除了原材料之外,中国公司也现在十分注重投资机会:"欧洲成了中国在海外投资的一个新地区。经陆地和海运从北京直达欧洲的'一带一路'囊括了各种基础设施项目,这不仅帮助了中国国有企业减轻产能过剩的负担,也让中国产生影响,建立依赖关系。"文章接着写道,中国希望能够以亚投行或者上合组织这样的行动来打破西方主导国际秩序的局面。虽然北京与这个目标的距离尚远,不过习近平的自信有着广泛的地基做后盾,这一点上他远强于普京:"虽然中国的经济放缓,但是1年多以来,俄罗斯的经济大幅衰退。低廉的油价更是让其雪上加霜。"因为乌克兰问题,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如果西方与俄罗斯也像与中国那样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恐怕制裁就难以实施了。"

China AIIB Entwicklungsbank Eröffnungszeremonie
由57国加入的亚投行于今年1月16日正式开业。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ZUMA Press/L. Weibing

让人倾倒的魅力

这篇标题为"世界大国的魅力" (Der Duft der Weltmacht)的文章最后指出,世界大国有着诱人的魅力,不过这也是一条孤寂之路:"历史上,英国通过海洋发展为一个世界大国。美国利用二战战胜国的优势成为世界大国,并且创建了国际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结构。华盛顿由此广泛地发展了文化影响力,这一点,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至今都没有做到。俄罗斯的赌注是军事上的不可预测性,问题是,这长期会给克里姆林宫带来什么样的益处。不过暂时的情况来看,普京就像一位来访的不俗之客,不请自来地坐在桌旁强迫大家听取他的看法。相比之下,习近平却静静地坐在一旁,只要有不表态的可能,他就保持沉默。中国早就成了国际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南德意志报》则注意到中国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文章指出,安徽省现今出台了"痛经假"的新政策:女职工可通过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向用人单位申请"痛经假",带薪休息1至2天,作者写道:"安徽已经是第三个实施这项政策的中国省份。另外,今年三月,中国首部反家暴法也将施行。尽管如此,中国女权人士的情况堪忧。中国政府曾毫无预兆地打压女权组织,大约一年前,五名女权主义者被捕,三个星期前,一家北京知名的妇女法律援助中心被迫关闭。""痛经假"或产生反效果

Symbolbild - Bauchschmerzen
图像来源: Fotolia/absolutimages

作者Kai Strittmatter指出,虽然有着男女平等的说法,不过在保护女性和女性的升职来说,这一条并不总是能够得到贯彻。许多中国男性觉得旧时代更好:"中国的社会在一些方面变得更为保守,有时甚至可以用倒退来形容。有公司的招聘启事上清楚地要求,要招漂亮、年轻、个子高挑的女性。有权势的男性和富豪们认为找情妇合情合理,许多妻子也认为自己必须容忍小三的存在。"

标题为"情妇特权"(Konkubinen bevorzugt)的文章采访了北京的一家无政府组织负责人,她对"痛经假"表示质疑:"这个政策是否真的能够保护女性,让女性在职场中受益,我对此表示怀疑。"文章指出,有担心认为这个政策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因为担心带薪休假压力过大,雇主有可能多了一个不雇用女工的理由。至少在中国领导界的最高层还不用做出这样的担心:到现在还没有一名女性跻身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行列--这个中国最高层的领导机构从来都是一个男性联盟。"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