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依法行善与“微信改变生活” | 媒体看中国 | DW | 08.10.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依法行善与“微信改变生活”

在今日德语媒体中,《新苏黎世报》分析了中国富豪为何很少主动行善的原因,称当局如今出台法令,强制富豪们“博爱”;《明镜周刊》则表示,万能的微信让八亿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德国之声中文网)"多年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很多人发家致富。然而这些新富豪很少有意识,致力于公益事业",《新苏黎世报》一篇题为"依法博爱"的文章在开头写道。文章表示,英国"慈善援助基金会"的数据显示,在145个国家中,中国人的捐助意愿排名倒数第二。

"通过其调查结果,'慈善援助基金会'在中国的一个伤口上撒了盐:中国至今没有公民社会。在多个世纪里,国家当权者都高高在上……,让这里从未形成公共福利意识。……在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及其追随者也注意,避免在党和民众之间出现基金会、教会这样的民间社会团体。"

文章援引"慈善援助基金会"方面称,"所有几十年来处于极权政体下的社会体系,在这个捐助意愿排名中表现地都不好,而伤口愈合、形成公民社会需要时间,鉴于中国社会广袤、复杂,这个过程比其他国家更艰难"。

此外,过去数年里红十字会等的丑闻,以及中国媒体关于乞丐骗钱等内容的报道,也打击了中国人对慈善的信心。

作者随后笔锋一转写道:"中国政府深知,在一个富裕社会中,一个广泛的民众阶层在财政和行动上的支持,有助于解决贫困、教育、环保等大问题。"

今年9月1日起,中国《慈善法》生效。"基于该法,如今慈善组织收集善款、富裕的中国人建立基金会,有了一个法律框架。"

微信是怎样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一天从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好消息开始:一名加拿大女子从网上购买了一包藏红花,几秒钟后,坐在早餐桌前的苏小娟(音)的手机就振动起来。她点了手机上的绿色图标……",进入的是经典微信页面。这是最新一期《明镜周刊》一篇题为"完全社交媒体"(Das totale Netzwerk)的文章开头。

"苏小娟打开新信息:那位购买藏红花的渥太华女子把钱通过微信打过来了,1250元,……直接可以用",作者描述了微信用户苏小娟的一天,并指出:"微信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通过微信,中国人结识新朋友、购物、汇款、查帐、订旅游行程、约看医生或者修理工、叫午餐外卖或者出租车、交流信息。西方用户使用短信、电邮、Skpye、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亚马逊、手机银行和推特,而中国人一个微信就全部解决了。"此外,作者也谈到了微信朋友圈和建立群组功能的格外强大。

文章在最后写道,鉴于微信不同于开放的微博,可以建立私密的社交空间,"一些维权人士和社会活动人士一开始抱有希望,可以避过国家审查。事实上,微信给予用户的只是暂时的时间差--发现私密的微信群,审查部门常常需要时间。"

"不过到了最后,国家还是想拿什么信息,就拿什么信息。"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