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如何正确地向中国施压?

文山 摘编
2019年8月24日

《商报》认为,特朗普命令美国企业撤离中国,这种指令式经济的做法根本无助于打赢对华贸易战。《日报》则建议,德国政府可以将中国所亟需的德国科技作为筹码,在香港议题上向北京施加更大的压力。

https://p.dw.com/p/3OQlM
Japan G20 Gipfel in Osaka | Donald Trump und Xi Jinpi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S. Walsh

(德国之声中文网)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贸易战中的特朗普仿佛在搞指令式经济"为题,刊发评论指出,特朗普在这场贸易战中的手段越来越狠,而这恰恰让他越来越像他的中国对手。作者认为,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就仿佛是在搞苏联式的指令式经济。

"特朗普的明确目标就是让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全球两大经济体脱钩。他说,'我们不需要中国,甩开中国我们会过得更好'。而事实上,这两个大国之间的密切经济纽带目前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去年,出口冠军中国向美国出口了价值近5600亿美元的商品及服务,这些产品现在的价格会上涨,其代价将由美国企业、农民和消费者承担。另一方面,中国也购买了价值1800亿美元的'美国制造'。芯片厂商高通的65%营业额都是来自中国市场,美光、博通的中国业务比重也都超过一半。"

作者进一步指出,除了直观的进出口数字,全球化的产业链分工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也会直接打击在中国生产的通用电气、苹果等美国企业。而中国持有美国巨额国债、同时许多中国企业也背负大量美元债务的现实,也让两国在金融市场上成为事实上的命运共同体。

"一年前,当特朗普刚刚开始向中国开火时,曾经说,赢下贸易战并不困难。如今,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与'胜利'有着遥远的距离。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热战一样,贸易冷战也是难以控制的,即便是下命令也不行。"

Angela Merkel und  Xi Jinping
默克尔9月去北京,会不会就香港议题向北京施压?图像来源: picture alliance/dpa

柏林出版的《日报》则以"不要抛弃香港"为题,刊发评论建议德国政府,可以将中国所亟需的德国科技作为筹码,在香港议题上向北京施加更大的压力。

"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的局势正在进一步激化。面对这一局面,一个问题浮出水面:欧洲应该采取怎样的姿态?"

作者注意到,中国当局的宣传口径都在强调,香港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但是从国际法层面上来看,《中英联合声明》里的"一国两制50年不变"承诺具备国际法效力,因此欧洲各国政府必须就北京破坏国际条约的行径进行介入。

"伦敦方面并没有坚决要求中方履行条约,这再次表明,在英国脱欧的乱局中,英国的外交政策已经偏离了正轨。所以,我们现在无法对伦敦抱有太多期望。那么,德国以及欧盟方面呢?德国的公众舆论现在正转向反对中国的方向。但是,德国政府依然不太可能真的对北京进行制裁,哪怕只是考虑一下也不太可能。"

Deutschland BMW will Stellen abbauen
德国大约有100万个就业岗位与中国业务直接相关图像来源: AP

"今天的德国,不会再像1989年那样在天安门广场的血腥镇压后与西方国家一道对中国实施制裁。当年,中国的经济崛起才刚刚开始,一些大型德国企业虽然已经进入了中国,但是其中国业务规模完全无法和今天相比。"

"如今的中国已经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超过100万个德国就业岗位直接依赖于中国业务。德国在过去三十年间,从中国经济崛起进程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几乎没有任何其他国家可以在这方面与德国相比。所以,德国政府肯定不愿意拿德中经贸关系进行冒险。而从事后来看,我们会因为这种依赖关系而后悔。"

"德国总理默克尔9月初就会去北京。我们至少能够期待:她会明确要求北京遵守国际条约,以及她不再像德国外长那样只是泛泛地呼吁'各方都要冷静下来',而是将喊话对象明确为北京。默克尔还应当仔细考虑一下这一手段:暂时不给予中国人所想要的那些面向未来的德国工业4.0科技。"

"在与中国谈判时,必须要强硬。只有这样,才能让北京认真对待。"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为表诉求 香港民众“万人牵手”拉起人链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