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强者即法律? | 媒体看中国 | DW | 16.08.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强者即法律?

周二的德语报刊,注意到了此前一天香港司法机关对"占中"学运领袖作出了判决。此外,南海话题依然是德语区媒体始终关注的热点。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日报》以"从轻发落、温柔赞美"为题刊文指出,黄之锋等人原本已经做好了坐牢的心理准备。作者认为,香港司法当局周一作出的判决显示出了温和,被判社会服务120小时的罗冠聪也能在下个月如期参加立法会改选。

"这一判决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能言善辩的黄之锋是香港占中运动的头面人物,当年17岁的他勇敢地挑战北京的权力,掀起了香港回归以来最大的抗议浪潮。要是他被判监禁,就会标志着香港司法系统也步特区政府之后尘、急着向北京的威权政府效忠。"

"然而,恰恰相反,法官张天雁还特别强调了三名被告的具有光彩的动机,指出'法庭相信他们是基于自己政治理念及对社会现状的关心,从而表达自己的诉求,动机并非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有意伤害他人'。"

"尽管如此,人权组织依然批评了这场针对黄之锋等人的审判。人权观察的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强调,和平抗议不是犯罪行为。而黄之锋本人在庭审结束后也表示:'虽然不赞同判决,但尊重司法、尊重法治。'但不管怎样,黄之锋的脸上还是显现出了放松的神情。"

Südchinesisches Meer Mischief Reef Landebahn

美济礁机场7月22日卫星图。当地已经修建了飞机库。

瑞士《新苏黎世报》则继续关注南中国海问题。该报以"在中国面前发抖"为题刊发评论,指出面对海牙的仲裁裁决,北京基本无须畏惧,即便是美国这样的大国也不太敢于和中国摊牌。

作者认为,根据过去的经验,无视国际仲裁庭并不会造成法律后果,毕竟中国并非第一个无视国际法的国家。文章还指出,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存在经济依赖,因此对中国施压只能由南海之外的国家来实行。"但是欧洲方面至今没有对中国进行直接的批评。而在美国,尽管奥巴马政府已经努力帮助其亚洲盟友、尽力成为制衡中国的角色,不过华盛顿的表态目前也非常谨慎。这可能是因为大家都不想无端惹恼中国,同时美国11月还面临大选,各方也在观望。美国从前也无视过国际法,而在南海争端议题上,美国国会至今没有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这更是降低了其呼吁中国尊重裁决的分量。"

文章接下去将中国与俄罗斯做了一番比较,指出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后,西方国家很快就作出了强烈反应,引入了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但是对于中国,西方国家却因为对其市场的巨大依赖而投鼠忌器。作者写道:"如果仲裁不能给中国带来任何后果或影响,就将释放一个相当坏的信号。南海争端并不仅仅事关几个小岛、渔业资源开发、全球最重要的贸易水道。这事关今后到底是'强者即法律',还是'法律即强者'。这一问题不仅仅针对遥远的南海上的领土争端。比如,欧洲企业与中国国企发生了专利权纠纷,欧洲人又能有着怎样的期待?德国总理默克尔不久前在北京明确表示(在专利权问题上)要依靠法律。但是目前,西方并没有足够明确地表达这样的立场。海牙的裁决揭露了国际法的软弱,同时更揭露出国际社会缺乏有效的战略,无法给崛起的中国划定红线。"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