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挥别煤炭业辉煌时代

张筠青(摘编)2016年3月19日

《新苏黎世报》指出,为了进行经济改革并改善环境,中国正减少煤炭消费,但此举将造成大量工作岗位流失。高克访华所面临的艰巨考验也是本期德语媒体的关注重点。

https://p.dw.com/p/1IGMJ
World Press Photo 2016 Kategorie Daily Life China Kohle Abhängigkeit
图像来源: 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瑞士《新苏黎世报》周六关注了黑龙江煤矿工人讨薪事件,以及伴随中国经济改革而来的巨大难题。该报介绍称,黑龙江省长陆昊在两会期间声称,当地的龙煤集团经历改革后,既没有少发工资,也没有减一分收入。此番发言引起数月来未拿到工资的煤矿工人不满,并走上街头抗议。陆昊在数日后召开紧急会议,承诺帮助企业解决拖欠工资问题。

《新苏黎世报》在报道中指出,中国在经济改革中必须解决许多难题,黑龙江省的这一事件便是一例。而中国经济的真正问题并不在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告别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率。"真正的挑战在于,经济改革的同时,必须在其它领域创造远景,以将失业者的不满降至最低。在受影响的省份和城市中,这样的计划无疑是一项艰巨任务,因为国企经常是当地唯一的大型雇主。"

文章接着指出,中国的煤炭业正面临利润下滑甚至经营赤字等问题,急需进行改革。龙煤正是一个典型的缺乏效率的大型企业,依靠省政府才得以生存。

"出于整体经济以及环保考量等因素,中国的煤炭工人必须告别过去煤炭业的辉煌时代。虽然2013年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占比近70%,但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过去两年的煤炭消费均有所减少。这缘于三种发展趋势。第一,中国经济不再如过去般强劲增长;其二,能源消耗较少的服务业越来越被看重,占2015年中国GDP逾50%。第三,中国的掌权者有意改变能源结构。从煤炭消费下滑便可看出端倪。"

文章最后写道,除了经济因素外,中国民众对环境恶劣的不满日益加剧。"中国的掌权者必须采取行动,安抚民众并遵守去年在巴黎气候峰会上所作的承诺。最迟至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将达到峰值。北京正面临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若要继续推动经济改革、改善环境条件以提升生活品质,就必须缩减煤炭产业。但如此一来便意味着减少许多工作岗位。这其中埋藏着足以引爆公共及社会政治问题的炸药。那么类似发生在黑龙江省的抗议活动将成为常态,不再只是特例。"

Belgien Bundespräsident Joachim Gauck und seine Lebensgefährtin Daniela Schadt zum Staatsbesuch beim belgischen Königspaar
德国总统高克周日将开始对华访问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P. van Katwijk

高克的重大考验

德国总统高克周日即将展开访华行程。德广联新闻联播(Tagesschau)发表文章指出:"这是高克至今最艰难的一趟旅程。这位联邦总统清楚知晓,德国国内以及中国持批判意见的知识分子对他的期望有多高。"

文章指出,外界期望高克能勇于发言。"他的行程看上去已如同一份标明立场的宣言。不同于德国总理默克尔或外长施泰因迈尔,高克此行的重点并非常见的经济交流。高克寻求的是与公民社会接触:与艺术家、作家、非政府组织和教会人士会面。"

"早在2014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柏林时,高克便直接提到人权议题。尽管如此,北京还是多次邀请高克访问中国,毕竟高克是中国在欧洲最重要伙伴国的最高代表。"

"这位坚定的反共产主义者如今面对艰难的任务,他必须取得平衡。一方面要避免发生纠纷,另一方面高克又希望能忠于自己的路线。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古思亭(Kristin Shi-Kupfer)表示,人权是访华时最困难的议题。'外国政治家一般在谈及这个议题时,针对的是特定案例。而且不会公开谈论,而是闭门会谈,否则可能会让中方觉得受到冒犯。'"

文章最后写道,令人好奇的是,高克是否能打开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他是否能找到既不惹怒中国,又能公开谈及人权和其它紧迫议题的方式。周二在上海同济大学的演讲或将提供高克机会。据知情人士透露,高克此前'集中精力'为这次演说做准备--这或许是他此次中国行最重要的一场活动。"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