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未来的危险和机遇 | 媒体看中国 | DW | 01.09.201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未来的危险和机遇

周五的德语报刊,关注了中印之间的角力,以及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所取得的进展。

德语媒体:未来的危险和机遇

(德国之声中文网) 瑞士《新苏黎世报》以"都是赢家,没有和平"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印度与中国在洞朗问题上的相互让步,并不意味着危机已经解决,而是被暂时搁置、留待日后处置。

"中印两国之间已经有过多次冲突,其中也包括武装冲突。这些冲突大多都围绕着边界争端。尽管两国多年来一直在进行边界谈判,但是摩擦也从未间断。近年来,中国的扩张姿态让印度越发不悦。印度绝不可能将战略意义如此重大的地区拱手让人。就在洞朗地区的不远处,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地区将印度东北部与其他部分国土连接在一起。就目前来看,两国都更像是要给这场冲突降温。这个周末,印度总理莫迪将前往厦门,好让中国能够当好金砖国家峰会的东道主。要是莫迪因为边境争端而不参加会议,就会对其雄心勃勃的振兴印度经济计划造成重大损失。"

"不仅仅在亚洲地区,中印两国在全球范围内都在争取扩展影响力。两国在这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就。目前,印度人充满惊恐地看着中国人迅速增长的自信。但是,一旦某一天印度觉得自己强大了,它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同中国叫板。洞朗地区的纠纷,预示了这俩亚洲大国今后发生争端的激烈程度。"

China Ladestationen für Elektroautos

杭州的一处充电站

维也纳出版的《信使报》则以"又要谈谈中国"为题,指出在新能源领域,欧洲人的创新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落后于中国。

"我们正身处能源变革之中,但这场变革目前却并不怎么可持续。可持续性不仅仅包括环保方面,还要考虑社会以及经济因素。现在大家都在呼吁的电动汽车,甚至在环保方面也是不可持续的。"

"比如,奥地利电力供应的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清洁的水电,但这种清洁能源却无法保证全年稳定供应。今年冬天,奥地利不得不再次进口火电、核电,来满足全国70%的电力需求。随着水力缺口的增长,这种局面还会进一步严峻。根据德国高校的研究,要是交通领域完全摒弃化石能源,电动汽车等交通工具需要的电能将会是目前奥地利全国发电总量,即每年6220亿千瓦时。真正的能源安全可不是这样。"

"中国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作为全球推动电动汽车最为积极的国家,中国其实在几年前就意识到,要是今后只使用电动汽车,那么就会面临电池短缺以及电力短缺的问题,而扩充电池产量、扩大发电能力则需要好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中国人及时启动了备选方案:研发合成燃料,让传统的内燃机以及汽车也能继续使用。合成燃料的生产线看来已经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而其工艺则是基于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以及凯泽斯劳滕理工大学的研究成果。中国人还在用这个方法来缓解柴油紧缺的问题。至于欧洲呢?看来,欧洲又要错过下一波科技浪潮。"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相关音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