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满载而归的普京 | 媒体看中国 | DW | 27.06.201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德语媒体:满载而归的普京

周一的德语媒体关注普京访华给中俄合作注入的新动力,以及两国关系中仍然存在的不定因素;此外中国成为肯尼亚最重要债主也是引起关注的经济议题。

(德国之声中文网)俄罗斯总统普京上周末已经完成对中国的访问,他所领导的代表团此番可谓是"满载而归":30多份经济合作协议已经签订,两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不过,《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记者注意到,如今的中俄关系虽然更加紧密,但是两国的力量对比已经悄然发生推移。

该报经济版周一发表的署名Michael Radunski的这篇文章先是总结了普京访华之行的收获:"这样的场景肯定令普京感到满意: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肩并肩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前检阅仪仗队,这展示的是两个亚洲大国之间强大而紧密的伙伴关系。除了象征意义之外,这次为期一天的短暂访问主要聚焦的是经济领域。双方签署了涉及贸易、基础设施、外交、科技、创新、金融以及能源领域的30多份协议。"

在盘点了加强能源领域合作对于俄罗斯的重要意义之后--尤其在受到欧盟制裁的背景下--作者继续分析道:"普京希望通过此次访问宣示自己的强大。一周前,欧盟刚刚延长了因乌克兰危机而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而现在,普京要证明,西方的制裁虽然会给他造成一定的削弱,但是在北京的帮助之下,他绝不会低头退让的。"

中国乐见其成

而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与莫斯科之间的紧密合作又能带来什么呢?"一个受到削弱的俄罗斯,是中国所欢迎的伙伴。中国人可以从俄罗斯人那里买到价格优惠的石油和天然气。此外,中国自己的一带一路项目能够赢得俄罗斯的合作,也是大有裨益。不过中国现在还不愿在俄罗斯境内进行较大规模的投资,因为西方制裁和卢布贬值导致人们对于俄罗斯经济前景的信任日渐微弱。"

因此在俄罗斯经济走弱的情况下,两国经济合作中的不定因素将继续存在。作者最后指出:"两位国家元首携手的场景和友好言词并不能掩盖问题。尽管双方进行了深入密集的谈判,很多项目仍然停留在意向声明的阶段。数据可以说明一切:仅仅在去年,俄中贸易总额就降低了将近30%,从原来的950亿跌至680亿美元。"

肯尼亚的"大债主"

《新德意志报》(Neues Deutschland)周一则关注了肯尼亚增加从中国贷款的消息。如今持有肯尼亚国债57%的中国已然是这个非洲国家最重要的债权国。该报记者注意到,在近年来中国不断增加向肯尼亚提供贷款的同时,日本和法国等其他国际债权方所扮演的角色却变得越来越低调。

Chinesen bauen Straßen in Kenia

中国企业在肯尼亚承包了大量建设工程

以《肯尼亚成为中国的囊中之物》(China hat Kenia in der Tasche)以标题的文章写道:"很多人担心,中国的强势存在会使得肯尼亚经济走向毁灭。……批评者还指出,中国发放的贷款--通常是用于基础设施等建筑工程--常常会有附加条件,即随后要委托中国企业来承建相关工程。另一些人则认为,如果肯尼亚通过非洲发展银行或者是世界银行来获得融资,可能会更加合算。"

不过,文章作者却不甚认同这些观点:"情况并没有那么糟:北京提供贷款的消息常常被媒体过分夸大渲染。这个亚洲大国每年给非洲提供的贷款大概在62亿美元左右--这比美国2009年以来投资在艾滋病预防这一个项目中的资金还要略少一些。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桑吉(Apurva Sanghi)认为,问题归根到底并不在于这些钱从哪里来,而在于肯尼亚是不是借的钱太多了。"也有专家认为,肯尼亚陷入了一个借新债来还旧债的不良境地。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分析则认为,由于拥有强大的市场基础和稳健的经济政策,同时又实行自由的物价浮动和灵活的汇率和利率政策,肯尼亚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应该可以经得起考验。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