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怀揣话剧梦的青岛姑娘

2011年1月30日

作为一个亚洲人要想登上德国的话剧舞台很难。更难的是,舞台上如何去演绎德国作家晦涩难懂的作品。21岁的青岛姑娘臧娉婷怀揣着对艺术的热爱,在德国的话剧舞台上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https://p.dw.com/p/zzbm
独闯话剧舞台图像来源: Pinting Zang

臧娉婷: "是的,N这个音我发不好,ch这个音我现在没问题了。但是N的发音方法我总是找不到。 "

老师克罗茨尔: "请跟着我一起发N这个音......N"

这是德国科隆的一个清晨,早上8点半,臧娉婷坐在科隆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教室里。 发声课老师希尔瓦娜. 克罗茨尔(Silvana. Kreuzer) 手中拿着一面红色的小镜子,近乎夸张的为她的得意门生臧娉婷做着发音示范。像这样一对一的发音教学课程对才迈入话剧学院的臧娉婷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话剧表演与其它门类的艺术不同,靠的就是语言和台词。今天克罗茨尔为她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朗诵德国著名作家埃里希·柯斯特纳(Erich Kästner )的一首名为《13个月》诗歌。

一年之外的第13个月在作者笔下是充满浪漫和幻想的,而对这位13岁从青岛随母亲到德国来打拼的姑娘来说,在朗诵之前,或者说在表演之前,她先要弄懂诗歌中的含义,这也是她的困难所在。

Pinting Zang Schauspielschülerin China
图像来源: Pinting Zang

女老师克罗茨尔非常耐心的为自己的学生讲解每一个单词的含义,纠正每一个字母的发音。然而谁又能保证四年的学业完成后,臧娉婷能够实现她的话剧舞台生涯呢?这位女老师大胆预测说:"实际上,我在科隆话剧院看到过很多外国演员担任不受局限的角色。比如:我就看过一个黑人演员在席勒的一部话剧中扮演一个地道的德国人。她一看就能知道是个非洲人,但是她却扮演了一个经典的德国角色。所以我看好聘婷今后在舞台上的表现。 "

不过,对于这样的夸赞,臧娉婷仍秉持着中国人谦虚的传统,谈到自己毕业后的选择她这样说道:"虽然德国现在的话剧用外国演员的机会比较多,但还是很受局限。肯定不是说,我得到的角色都是我想演的,或者说我想演的角色都能得到,这是肯定不可能的。"

看到眼前的这个女孩儿,你不会想到13岁那年,母女俩相依为命刚到德国的那段时间。她和母亲从德国东部的城市莱比锡,辗转到华人企业相对集中的北威州科隆,后来母亲的服装生意经营的有模有样,而女儿也如愿踏入了德国的艺术殿堂学习。如今再提起她对家乡青岛的感觉,臧娉婷说:"青岛永远都是我的家。其实这个变化挺奇怪的,记得我刚到德国两三年的时候,很快适应了这里,当时我就有一种感觉,德国就是的家。但是我觉得这几年,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发现青岛在我心目中仍然无法取代。"

虽然青岛是臧娉婷心目中永远的家,但她也曾斩钉截铁的表示,演员这个行当等到她24岁毕业那年再去发展就已经太晚了,特别是中国,这个尤为看重女性年龄的国家。所以为了自己的梦想她选择留在德国,而她也希望,未来在德国的每一天都将是快乐和美好的:"我在德国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也是大家每天都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人们在分别的时候要说的一句话:Schoenen Tag noch! 祝你今天愉快!这句话让人听了特别舒服,其实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尤其是素不相识的人,他(她)也和你说上这么一句的时候,你的心是温暖的。"

作者:严严

责编:乐然

采访对象臧娉婷简历:


13岁移居到德国

2004年至2007年 多次随青岛小白帆艺术团赴欧洲演出

2006年至今 参加过30多部德国电视和电影的拍摄

2008年 德国科隆RTL电视台实习

2009年 拍摄Köttgen(助听器)广告

2009年9月 考入德国科隆戏剧学院表演系 (Theaterakademie Kö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