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我们为什么要撒谎?

2017年11月19日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几乎60%的德国人每天都在撒谎,大多数人甚至当着别人的面大言不惭地直接撒谎。然而夸张和言过其实的表述或许并非十分恶劣,有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善意”的谎言。

https://p.dw.com/p/2nC8W
Symbolbild Lügen
图像来源: Fotolia/sakkmesterke

(德国之声中文网)如果我们将"说谎"的定义定的宽松些,那么我们每天最多可能会撒谎200次。听起来撒谎的次数太多。但是如果将自己置身于以下这些案例中,就会发现如此多的"撒谎"并不是不可能的。

例如:为了避免与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熟人碰面而寻找一个借口;或者是尽管觉得对方的新衣服或者新发型很难看,却仍然满口赞赏;亦或是为了提高被录取的机会,美化自己的竞聘简历。

诸如此类的情况说也说不完。俗话说"谎言走不远"或者"巧诈不如拙诚"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撒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人们撒谎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候是为了抬高自己或者是回避一言难尽的解释和令人厌烦的询问。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撒谎是出于社会原因。去年的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显示,有49%的德国人表示他们善意的谎言是为了给别人以鼓励。有37%的人表示他们撒谎是为了不伤害对方。

谎言:人类共同生活的润滑剂

海德堡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费德勒(Klaus Fiedler)证实:"如果我们偏离真相,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礼貌和机智发挥作用。"费德勒教授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撒谎并非完全是出于自私甚至恶意,而是出于社会原因。比方说如果你不想伤祖母的心,为什么要告诉她已经三次收到她的生日礼物了呢?为什么要对你的同事直言不讳地说,他的家长里短听起来是多么的无聊呢?

谎言是人类共同生活的一种润滑剂,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私生活中都经常发生。儿童很早就学会撒谎。只不过孩子撒谎很笨拙,常常通过眨眼或者脸红露馅儿。

但是成年人则知道,如何提高其谎言的可信度。例如用看似诚实的目光看着对方的眼睛往往就能奏效。在职场上几乎每天都涉及到如何很好的推销自己或者自己产品的问题,这甚至关系到自己的生存。因此,为了对自己有利,有时也无需完全实话实说。

Junge Frau und junger Mann lachen
听到不好笑的笑话假装笑起来,这其实也是一种撒谎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PhotoAlto/S. Olsson

广泛的人格障碍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近乎病态的骗子,他们撒谎的方式和次数完全不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坦格(Werner Stangl)说,这类谎言常常是因为人格障碍的缘故。他说:"例如你试图在生活中扮演一个角色,但是这个角色根本不适合你,因此便陷入了一个半真半假的网络。"

不过费德勒仍认为谎言具有负面含义不应提倡。他说:"20年来我一直在说,我们应该放弃我们的虚伪和这种道义上的谎言概念,这样我们才能公正的看待谎言的实质。"

这位心理学家说,近年来他本人日益成为讲真话的狂热分子。他的妻子从来没有对他撒过谎,哪怕是一点点无关紧要的善意谎言。他说:"这是一种非常美好,惬意的感受。我只能奉劝各位进行尝试。"

"自我欺骗让生活变得更容易忍受"

我们需要多撒谎还是少撒谎呢?费德勒主张折中。他说:"一方面我们希望维护真实与真诚。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高度灵活地对待实情,否则事情会很糟糕。"

这种"高度灵活地对待实情"不仅仅是对别人,而且也要针对我们自己。斯坦格说:"自我欺骗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容易忍受"。为了保持健康的自尊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们甚至不必每天都对苛刻地诚实对待自己。就如同不愿听到别人谈到严酷现实一样,实际上我们自己的内心深处也不愿面对严酷的现实,例如哪件事情是我们的过错或者某个生活领域的不幸。

费德勒认为,所有地域文化中谎言都普遍存在,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他说:"例如从表面上来看,亚洲地区的社会更注重礼貌和寒暄。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撒谎只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有的是进行情感欺骗,更多的是商业欺骗。有的人说话骗人,有的用肢体语言骗人。"因此,一个假笑有时也会让人感觉是在骗人,结果是常常会导致产生错觉。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yingyong@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xinwen@dingyue.info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