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呢”下的北京文化 | 文化经纬 | DW | 25.09.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拆呢”下的北京文化

艺术媒体中心(ZKM, 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 一座由兵工厂改建而成的博物馆。各种现代派艺术品散落有序地摆放在偌大空旷的“厂房”里。卫星拍摄的北京市地图,手捧红宝书坐在土豆筐之间的人物像墙纸,黑暗的小屋里放映北京一家搬迁户的喜怒哀乐……这一切构成了今年9月24日至明年1月7日在卡尔斯鲁厄举办的“北京现场”(Beijing Case)艺术展。

行为艺术家眼中的北京

行为艺术家眼中的北京

届时还将举行中国电影晚会、报告会等多种活动伴随整个展览。

“北京现场”是德国联邦文化基金会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合作主办的文化研究项目。活动管理人扬森(Gregor Jansen)在介绍组织这一文化研究项目的目的时说:“近些年中国在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使之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西方人在将中国看作为经济竞争对手和政治合作伙伴的同时,却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缺乏了解。像北京这样一座巨型城市,面貌每天都在变化。城市在不断扩张,旧城区拆除了,盖起新的高楼大厦。‘北京现场’的目的就是以北京为例调查并展示迄今为止未曾引起西方人关注的亚洲‘高速城市化’发展对其文化、社会和生活产生的影响。”

该项目在中德两国总共挑选资助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12名艺术家,为其提供4个月的时间,以北京为“实验室”,从各自的角度研究北京都市文化和城市建设状况。

Ausstellung Kulturstiftung des Bundes Beijing Case

被资助的12位艺术家当中包括像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电影导演、制作人马英利。在“北京现场”的项目中,她以记录片的形式记述北京生活。镜头中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原来居住在北新桥的四合院里,现在搬迁到天通苑。对很多人来说,户口所在地的变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搬迁。马英利跟随他们拍摄,跟随他们生活,他们的生活是正常的、平静的、快乐的。

德国艺术家小组的雷宛朵夫斯基(Via Lewandowsky)和拉蕾娜 (Christine de la Garenne)用相机记录每天的生活,他们总共拍摄了120张照片描绘了在一个陌生都市的适应过程,每一张照片背后都隐藏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张照片拍摄的是一个5斤装二锅头的白塑料桶。扬森告诉参观者,他们刚到北京的时候,在超市看见这种大桶以为是“家庭号”的矿泉水。买回去打开一尝才知道,原来是56度的烈性白酒。

出生在北京现居科隆的媒体艺术家何燕茜创作的作品叫做“Heterotopie”。她解释说,“Heterotopie”的意思指的是生活在理想中的地方,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在地图上是可以找见的,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博物馆、图书馆就是这样的地方,它将所有的时间放在一起,有不同时代的人的生活记忆。

何燕茜创作“Heterotopie”的灵感来源于她小时候曾经居住过的一个典型的大杂院。住户虽然多,院子虽然杂,但是当年院子当间种过什么样的花,何燕茜的妈妈和姥姥都还能记起来。她说:“那个院子就是妈妈和姥姥的‘Heterotopie’。”在博物馆何燕茜的“Heterotopie”藏在一个光线暗淡的小房间。房顶上垂挂下几副巨大的摄影作品,内容是她在北京朝阳公园拍到的园艺工人修剪草坪的情景。一面墙上安置着一个巨大塑料架拼成的“Heterotopie”,架子后面是闪烁不定的各种画面的拼接。有时候是何燕茜两岁时候的照片,有时候是各种宣传海报,还有时候是何燕茜童年时候居住过的四合院。房间里回荡着她在北京街头录制的各种城市环境的声音。她说:“不停变换的画面代表了我们生活中以及头脑中的乌托邦不会一成不变,它总是在变换的。”如果参观者走近这部作品,眼前就会突然亮起一盏灯,越想看到细节反而就越看不到。何燕茜解释说:“这有点像我们的记忆,也有点像中国这个国家,每个人都想看清楚,想了解所有的细节。但实际上努力想看清楚却看不清楚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城市不断地扩张。有人却说,北京在消失。是什么在消失?是这个城市,还是城市的文化?何燕茜在她的作品“Heterotopia”里也在找寻答案。

Ausstellung Kulturstiftung des Bundes Beijing Case

北京在奔跑还是在消失?

德国拓印艺术家Ottjoerg A.C.的中文名字叫欧阳歌,八十年代他就曾经去过中国。在此次“北京现场”的展览中他展出了自己在北京创作的类似于中国山水水墨画形式的拓印画。创作前他按照最初的设想以为可以在北京的公共交通工具的玻璃窗上同样可以找到年轻人的“涂鸦作品”,“事实上,北京公共汽车的玻璃窗干净得不得了,年轻人不在上面又刻又划,” 欧阳歌笑着说,“后来我发现,特别是在名胜古迹的砖墙上、栏杆上,很多游人在上面刻字。这也是一种‘咔兹’艺术。存在的标记是一个全球性的艺术。人们在公共交通工具的门窗上刻划或者在古迹的砖墙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都是想留下自己存在过的标记,是在时间中找寻自己的标记。”

无论是视觉感受还是试图对人性进行分析,艺术家们都在尝试展示北京。也许西方的艺术家还停留在对生活的状态进行了解的层面上,特别是对那些落后的但是带来感官刺激的东西,而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了解得不是很多。作为“北京现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德国汉学家索思米卡特(Nora Sausmikat)表示,4个月的时间对于想了解北京这个陌生城市的德国艺术家来说太短了。她说:“我必须说,这些艺术家本身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不大,他们不想去分析现象背后的文化。但是无论如何,德国的艺术家对北京有了一个实验性的接触。”

“北京现场”成果展览曾经在去年11月以“无形的城市”(Informal City)为题进行展出。当时几天之内吸引了5000多中国观众到场参观。活动管理人扬森希望“北京现场”在卡尔斯鲁厄的展览同样可以吸引足够多的德国观众。“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德两国文化上的交流。这也是我们这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扬森说。

北京现场相关网址:

www.beijingcase.org

www.zkm.de/totalsta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