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回望“九一三” 辨析林彪事件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1.05.201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新书回望“九一三” 辨析林彪事件

近日香港新世纪出版社最新出版《九一三回望——林彪事件史实与辩析》一书。《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认为,该书澄清的史实,挑战了2011年习近平主编的《中共党史》第二卷中对“林彪事件”的定性。

(德国之声中文网)5月8日,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九一三回望--林彪事件史实与辩析一书》。该书由知名文史研究者余汝信主编,哈佛大学教授、中国当代史专家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为本书作序。资深媒体人张伟国认为"本书展现了当代最前沿的林彪研究。"

该书在其上篇"资料篇"中,首次公开了1980年林立衡(即林彪之女林豆豆)书写、张清林(林豆豆丈夫)修改的写给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九一三事件经过"的修改稿和誊清稿、叶群的两次检讨全文、和《571工程纪要》原文的影件,另外还包括毛泽东南巡讲话整理稿全文、林彪四位老部下否认林彪"阴谋论"的内容等。在该书下半部分的"辩析篇"中,包括天穹、韩钢、余汝信和王海光等多位史学学者,透过史学资料分析,指出林彪事件并非阴谋、亦不是被叶群、林立果骗上飞机,而是一场与毛决裂后的出走事件。

新书回望“九一三” 辨析林彪事件(音频)

1971年9月13日,林彪座机坠落现蒙古国的温都尔汗,史称"九一三事件"。当时中国唯一的一位副主席,被写进党章中的毛泽东唯一接班人、被毛泽东称为"最亲密战友"的林彪,与其亲属和部下,在1973年中共十大上,被定为"叛徒"、"叛党叛国"集团;2011年,习近平主编中共党史第二卷中,维持了中共对"林彪事件"的传统定性和对林彪指控的阴谋罪状。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认为,《九一三回望》这本书直接挑战了中共官方定性。

官方历史的引导下,林彪在中国公众心目中被演绎成为一个篡权、刺杀毛泽东、及南逃另立政府的形象,但近年随着一些史料的披露,在林彪的"公众舆论禁区"之外,有一些学者和公众也指,"九一三事件"是毛和周恩来当时设局。香港新世纪出版社负责人鲍朴表示:"民间历史书籍的推出,起到争夺国人历史观的作用。史学学者透过碎片似的资料,去尽量还原真实的历史。本书既否定官方对林彪事件定性,也否定了林豆豆的"林彪受骗说",而读者也会在这些详实的资料里作出自己的判断。而真相也会对当下的中国有着现实的启示意义。"

"我们没有找到林彪要政变和谋杀毛的证据"

哈佛学者麦克法夸尔在序言中表示:"九一三事件的真相从来是模糊不清的,这种不清楚一直持续至今,官方的解释令人无法置信,原因是,林彪究竟出于何种考虑,居然图谋谋杀毛泽东,这一点是最基本的。为什么林彪在自己的名字已经被党章、《宪法》确定为毛的接班人的情况下,还会采取这种极端行动?林比毛年轻十四岁,再过几年,接班岂不就成为定局了吗?另外,这不是与林彪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对毛的毕恭毕敬的行为大相径庭吗?正如本书所示,历史学者们掌握的史料越多,就越来越不信任官方提供的版本。"

对此德国之声采访了本书的编者余汝信,他表示从目前看到的材料,麦克法夸尔的观点也是参与本书的学者相近的看法: "官方说林彪要搞政变,我们没有看到林彪要搞政变的证据,而且说林彪要谋害毛泽东,我们也没有看到这样的证据。林立果确实有一些想法,都体现在'571工程纪要'中,我们这本书也把这个纪要的复印本发表了。但是这只是林立果几个人的计划,我们并不认为林彪知道和赞同他的这个计划。我们觉得'九一三'的问题,主要的责任是毛,而不是林。"

余汝信也表示,透过林豆豆书写的资料,林豆豆指林彪被骗上飞机的结论也不能成立:"按照林豆豆的观点,林彪是被叶群骗上飞机的,按照林豆豆材料中的叙述中来说,林彪并不是被骗的,林彪很清楚他的目的是想跑到国外,林彪从没有夜航习惯,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当天离开他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要跑到国外去";余汝信也指叶群与林彪并不是分属不同的政治派别,而是绑定在一起的利益者,因此不存在叶群欺骗之说。

Beschreibung: der Todesort von Lin Biao, ein wichtiger chinesischer Politiker anseiten Mao Zedongs und Marschall. Ort: Öndörchaan,Mongolei Datum:11.09.2011 Fotograf: Ying Dai (DW/Chinesisch)

蒙古国境内的"九一三遇难者"之墓

"林与毛思想决裂,九一三事件对结束文革是标志性事件"

在本书中,作为中共文革史的资深研究者,麦克法夸尔认为,林彪当时主张优先发展生产力,早在中共九大时,林彪开始不认同毛泽东的一些政策及文革的理论等。毛泽东对林彪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影响感到恐惧,随即想要肃清林彪的势力。余汝信也透露,1971年8月毛泽东开始南巡并发表讲话,林彪预感毛会将他作为历史上中共的"反党头目"看待,下场有可能会象刘少奇一样,林彪于是采取了消极抵制的作法,准备一走了之。

余汝信也表示并不能认定林彪出走是毛泽东设局:"林的出走,毛起到了一个刺激的作用。但这个结局并不是毛预料得到的,林这么决绝的离开和向文革这个整体说再见也不是毛能想象到的。"

余汝信认为当公众将焦点集中在"九一三事件"中林彪定性问题上时,作为史学者,他们更愿意看到其中更深远的对中国历史改变的意义:"九一三的意义,就在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这一步走到了顶点了,已经不可能再走下去了,因为毛这套'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连他的接班人都不相信了,还能相信谁?导致了毛的文革理论的破产,也直接导致了5年以后粉碎'四人帮'的胜利,对中国走出文革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如果他不出走的话,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可能还要晚。"

"中国走回头路是不行的"

以史明今,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九一三事件"与现实的联结点在哪里? 5月7日,中国官媒《光明日报》发表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副主任齐彪的文章透露,今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晋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曾表示:"如果当时全盘否定了毛泽东同志,那我们党还能站得住吗?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还能站得住吗?那就站不住了,站不住就会天下大乱。"

对此余汝信表示:"不能回到毛的时代,我们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回走,其实毛的时代有很多的问题,包括林彪事件透露出来的这些信息。我们是不能肯定那个时代的,中国走回头路是不行的。好象他们没有一种理论上的基础,他们就想往回寻找一种政权合法性的基础,还想回到毛的基础上去,这是不对的。"

作者:吴雨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