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以爱之名 | 评论分析 | DW | 25.05.2017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泽林视点:以爱之名

中国的“5·20情人节”刚刚过去,专栏作者泽林注意到,虽然中国的90后、00后刚刚步入谈恋爱的年纪,但是他们已经需要为感情投资“努力”花钱了。

(德国之声中文网)"我的iPhone7呢?"17岁的上海姑娘陈婷(音译)急切地问她的男朋友。不过她不是忘了自己的手机放在哪里了,而是想让男友在情人节这一天送她iPhone7做礼物。她觉得,送手机代表男友对她的重视。

陈婷在90后、00后当中不是唯一一个在情人节抱着这种期待的姑娘。而且这些女孩子们的心愿可不只是得到一个iPhone7手机。中国的年轻人都知道,谈恋爱不便宜。为了获得姑娘的芳心,礼物得越来越多,价格也得越来越贵。赢得爱情的方式成了花钱。

早恋不再是禁忌

对于欧洲人来说听起来可能比较奇怪,不过在中国,早恋原本是不被允许的。虽然现在16岁以上的年轻人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没有人想"落单",但还在几年前,青少年谈恋爱仍是不被社会接受的一件事。好好学习被看作是决定未来前途的正业,而早恋就是不务正业,所以很多人也根本没时间出去约会。结果不少奔三的女性,虽然都有很出色的教育背景,但是却从来也没谈过恋爱。

可是中国社会带给她们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快30岁的女性如果还嫁不出去,就被看作是"剩女"。越"剩"在婚姻市场上的机会就越糟。

社会压力的另一面来自于中国人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爱情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我爱你"这三个字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说不出口。如果不被对方接受,那么脸面都要丢尽了。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年轻人就利用其它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例如送对方一部iPhone7手机,然后说"我爱你"更容易被对方接受。

在女友身上投资是"必须的"

为了推动关系发展,将月工资的四分之一用在感情关系上,这在中国很常见。有些小伙子为了追求一个姑娘,半年花了1万元人民币,但仍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追到手了。

在"5·20"--中国自产的情人节这一天,为感情投资是必不可少的。这一天不是送巧克力、鲜花或者写满情话的卡片,而是简单粗暴地直接送钱:520元,为了谐音"我爱你"。

用送钱的方式表达"我爱你"在中国被看作是实用且浪漫。现在这些年轻人之所以用送钱、送礼物的方式表达情感和父母的"榜样"作用不无关联。这些家长就是用物质满足的方式来表达对子女的关爱。没有什么愿望太过昂贵,因为越贵,才越能显示出家长对"小皇帝们"的爱有多多。

蜜罐中成长的一代

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中国经济开放的时代成长起来。这是一代对苦日子的了解只来自于书本的年轻人。

这一代年轻人,如果来自于中产家庭,又是居住在大城市,往往是养尊处优。他们既不用像美国同龄人那样为上大学申请贷款,也不用考虑贷款买房,因为他们可以从祖父母和父母那里继承房产。

在中国,男方家里有房简直成了找对象的基本前提。90后、00后们已经习惯了过生日或者逢年过节的时候得到红包。

这种习惯恐怕不会那么快就发生改变。今年秋天大概女孩子们该问她们的男友"我的iPhone8呢?"了吧。当然,这都是以"爱"之名。

(本文作者20多年来在北京生活。)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