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政治资本

Frank Sieren2015年2月4日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中国在南美的投资并非没有风险。

https://p.dw.com/p/1EUzt
China Nucaragua-Kanal
图像来源: AFP/Getty Images/Ocon

(德国之声中文网)具有全球最重大地权政治意义的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尼加拉瓜。去年12月,中国人开始在那里开凿一条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新运河,横贯大洲,全长280公里,30米深。新运河上可以航行在巴拿马运河不能航行的超大船只。这样,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巴拿马运河的独霸地位从此终结。取名为“大运河”的这一项目成为中国战略的一个著例。

通过提供廉价贷款,北京获得政治上重要的合同、庞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获得石油和天然气等大量原材料,以及玉米等食品。这条新运河不过是中国目前在美国的后院实施或拟议中的众多大项目中最大的一个罢了。

今年年初,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合作论坛会议首次在北京举行。尽管此次会议上做出了历史性决定,西方媒体却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有望继续获得巨额投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向拥有33个成员国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合作伙伴们许诺,在未来10年(向拉美)投资2500亿美元。当然,钱不会白给。以前,北京把贷款与原料挂钩。此次峰会则明确显示出了数年来已现端倪的这一发展:中国在中美和南美的介入已由纯粹的原料渴求转向了远为广泛的施加影响。因为,北京已不满足于仅仅购买原油。所投入资金中的大部分流向CELAC成员国的基础设施,以加固经贸关系。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本文作者图像来源: Frank Sieren

在去年的拉丁美洲之行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便已扮演慈善家角色,慷慨分发了各种合同。阿根廷得到了新的铁路线和相应的列车。在古巴,(双方)签署了29项合同,其中包括提供用于修建一座海港的贷款。合作伙伴中,委内瑞拉更是一马当先。该国迄今已与中国签署了不下300份合同,并在过去5年里得到了400多亿美元贷款。原料之后,北京现在要觊觎拉丁美洲的销售市场了。

目标:取美国而代之

反向贸易的发展情况现在就已相当顺利。智利外贸出口的25%跨越太平洋;巴西和乌拉圭是15%;哥伦比亚和阿根廷对中国的出口也已占其出口总额的8%。自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同该地的贸易量翻了20番。中国现在就已经是巴西、智利和秘鲁的头号贸易伙伴,阿根廷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习主席眼前似乎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取代美国,成为该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从而削弱美国的影响力。时机正合适。因为,面对中国的积极资金攻势,华盛顿无计可施。不过,中国人的战略也并非没有风险。毕竟,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复苏程度不像北京所希望的那么大。

外国投资人继续从经济上不稳定的新兴国家那里抽回资金。在该地区最大经济体之一的巴西,通货膨胀来势汹汹。在阿根廷和委内瑞拉,过去几个季度里,经济甚至出现萎缩。要是拉丁美洲的销售市场不能复苏,中国的投资热情有可能很快转为失望。不过,新近的北京峰会之后,南美人至少暂时可以松一口气:北京还没有失去耐心,还会继续扮演慈善家角色。北京现在只是单纯强调地缘战略上的盈利。的确,不应低估了这一盈利。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20年来在中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