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泽林视点:气候保护上的角色转换

2017年6月10日

美国宣布退出巴黎气候保护协定后,国际社会把目光投向中国。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中国还必须先适应自己在制止气候变暖斗争中的新角色。

https://p.dw.com/p/2eHrR
Symbolbild Klimaschutz Wetterveränderung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事情发生得如此之快。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在没有与人争先的情况下突然成了气候保护的先锋。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气候保护协定,其带来的影响范围已超出了他本人的视野。特朗普不仅让美国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更多不满从而陷入孤立,而且让气候保护这个议题获得了巨大的舆论关注。现在人人都在谈论气候保护目标。"现在不谈,更待何时"成了无数国家、跨国企业,甚至美国一些联邦州的口号。它们打算为保护地球继续、甚至做出更多努力。在国际层面,尤其德国和中国在这一问题上是密切的伙伴,两国都表示即将坚持既定目标。

气候保护 没有美国能行吗?

一个问题是:专家指出,巴黎协定最大的目标--到2100年将地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如果没有美国的参与是无法实现的,即便所有其他国家都兑现自己的承诺。从历史积累上看,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美国的温世气体排放量仍占全世界的15%。只有中国以其30%的比例高出一筹。

不过这一局面在未来几年里将明显改观--如果人们相信北京政府的话。而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完全有理由这样做。北京计划到2020年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资3600亿美元,并已经启动了一大批项目。中国的目标是,太阳能发电量占到全球的40%,水力和风力发电分别占全球的36%。

照此计划,可再生能源产业将创造1300万新的就业岗位,同时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为此,有103个计划或在建的燃煤发电厂停工下马。在巴黎协定签署之际,中国承诺自2030年起,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年减少。根据最新研究,中国的碳排放峰值将提前达到,原因之一是2016年煤炭消耗已连续第三年减少。

USA Trump zum Pariser Klimaabkommen
美国的退出让中国急流勇进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dpa/A. Harnik

压力山大

这样的数据让国际社会充满期待,希望中国能在制止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承担起领导角色。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在扩大太阳能、风能和水利能源上投入如此巨大的财政资源--至少在美国宣布退出之后。特朗普让中国人得到了一个现成的绝好机会:作为气候保护的领头羊,北京还可以大大改善自己的国际形象。

然而随着国际关注度的提升,这样的领导角色自然也带来压力。这一压力或许会超过中国领导人眼下所乐意承担的程度。巴黎协定在落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北京目前还不同意由外界对其碳排放进行评估。迄今为止中国只在1995年和2005年两次公布过有关数据。但巴黎协定要求每两年就要进行监督性的评估并公布结果。这一任务可由外国企业承担,但北京不愿意这样。

信任vs.监督

因此西方国家要么借用如绿色和平等机构的估算数据,要么只有相信中国政府提供的信息。对后者,人们不知道其准确性如何,因为测量方法没有明确的定义。

要是中国真的想扮演领导角色的话,如此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监督可能会带来问题。为公开的监督成为可能无疑将为国际合作创造更好的基础。因为,气候保护首先要靠大国发挥表率作用。如果小国看到连美国都不再为环境和气候保护出力,自然认为自己也无须操心。在公开数据方面也是如此。因此像中国和欧盟这样的大玩家起到典范作用十分重要。上周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中锋会或许也表明了这一点:欧盟与中国同意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在科研和技术交流方面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然而在这一环节上也出现了挫折,双方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发表一份9页长的闭幕声明,原因是中国和欧盟在贸易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

 

本文作者泽林20多年来生活在北京。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