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林视点:革命星火点燃香港 | 评论分析 | DW | 10.10.201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评论分析

泽林视点:革命星火点燃香港

香港特区政府采取的手段越来越强硬,但是效果却都只是短暂的。专栏作者泽林认为,香港很多年轻人眼下的内心感受,如同1969年美国青年在Woodstock经历的那场历史性的摇滚盛宴。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周二(10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二战结束以来香港还从未遭受过像今天这样如此大规模的破坏。但是她本人对冲突升级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对此她却沉默不语。虽然9月底,林郑月娥同经抽签选出的30名市民代表举行了对话,但是那一场对话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与市民之间的对话。特别是同面对"黄背心运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法国国民举行的对话相比,香港进行的是一场无物的对话。

对于缓解局势,进行一场积极深入的对话是必不可少的。林郑引用了一项已经有近100年历史、仍是在殖民时期英国人制定的《紧急情况规例条例》,一夜之间出台《禁蒙面法》。这种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也许她早就料到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正是为了之后能够采取更加严厉的镇暴措施。

在这个高度现代化的经济大都市,实施了《禁蒙面法》的后果随处可见。这座城市的一些区域已陷入瘫痪。路障和中资企业在烈火中燃烧。港铁临时关闭了很多车站。就连开往内地的高铁也遭到示威者的暴力袭击,车窗被打碎,车辆停驶。

Hongkong Anti-Regierungsproteste

火上浇油的蒙面禁令

媒体对局势升级负有不可推卸的连带责任

媒体无论中外都把主要的关注点放在暴力行动上,因此他们对局势升级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媒体给香港抗议者贴上恐怖分子的标签,称他们是分裂分子,然而多数抗议者提出的五大诉求中并没有独立的内容。而西方媒体则把香港的抗议描绘成一种动作片,暴力示威者被美化成为自由而战的游击队员,香港被描述成不屈不挠的最后堡垒,就像反抗罗马人强权的高卢勇士。

除了镜头前的一些无政府主义者,示威者主要还是一些温和、年轻、和平的抗议者。出于对北京干涉香港事务的恐惧,再加上香港深刻的社会矛盾,由此来看,那些示威者的诉求绝对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来说,示威游行体现了他们这一代人的觉醒。这些年轻的香港人生活在一个阶层分化严重的城市生活,每个人都在努力向高一阶攀爬,但这一次却是他们头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团结。他们感受到力量。他们为世人所见。他们聚集在购物商场,齐唱抗议歌曲,帮助其他示威者冲洗受到催泪弹刺激的眼睛。他们突然感受到邻居充满人性。"时代革命"--这也是示威者们最喜欢呼喊的口号之一。这种感觉,非同寻常,不同凡响。

Hongkong Schulstreiks

感受到“非同凡响”的力量

被理想化的运动

香港的抗议活动在现实中是一场被理想化的运动。上面施加的压力越大,抗议者们就越觉得他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政府展现出的妥协性越少,"勇武派"们获得的尊重就越多。《禁蒙面法》更是会加快这一危险的循环。

香港问题的根源要在香港历史中找寻。香港是由50年代"逃港潮"的一代企业家建立起来的,当时那一批人担心自己作为资本家会在大陆遭杀害或者被关进监狱。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时,很多香港人觉得强加给他们的身份认同并不合适他们。既是中国人,但又有点特殊。也正如此,他们的后辈比他们在内地的同龄人要更政治性。每年他们都会和父辈一起在维多利亚公园悼念六四天安门运动的亡灵。他们所做的都是在内地不可想象的。在风暴核心的很多年轻的抗议者都有一种殉道者的感觉,他们感觉自己站在了历史的正确一边。

真正的中国爱国者?

很多年轻的香港人甚至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中国爱国者,他们希望整个中国社会都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法治。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很多理解。正相反,内地务实灵活的中国人并不接受香港年轻人的理想主义。内地人最感自豪的是,虽然遭遇重重阻碍,但是他们仍然争取到了一些东西。他们当然也批评北京政府,但是如果是上街抗议,那还是算了。很多内地人认为,香港人已经得到了那么多特权,现在他们还想要更多的权利。他们认为香港人不知道感恩,轻率鲁莽,自掘坟墓。

但是香港现在进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想捍卫香港的优势就会造成经济疲软,而且外部来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Frank Sieren *PROVISORISCH*

专栏作者泽林

香港需要寻找妥协

旅游业严重受挫,店铺关门,员工解雇。今年第三季度香港经济数据疲软。但这对很多示威者来说都无所谓。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特区政府和精英阶层强加给他们的社会不公之后,他们首次有一种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觉。《禁蒙面法》阻止不了香港的风暴,效果只能完全相反。现在,面具成了反抗的标志。

给局势降温,坐在谈判桌旁寻找妥协的方案,这对于各方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但是目前无论林郑月娥一方,还是抗议者一方,都看不出他们是否真的想这么做。

 

专栏作家弗朗克·泽林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