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尼希国家公园:德国的原始森林 | 科技创新 | DW | 15.09.2013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科技创新

海尼希国家公园:德国的原始森林

德国中部有一片从未受到开垦的森林:海尼希国家公园。自2011年起,这片“德国最老的山毛榉林”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中。

(德国之声中文网)格罗茨曼(Manfred Großmann)将身体往下蹲,接着往空中一跃,抓住了一根树枝。他将树枝向下拉,向众人展示了叶片:"这是榆树,叶面上有毛。"自2002年开始,格罗茨曼便任职海尼希国家公园的园长,他熟悉提姆斯堡4公里长的自然道路上的每棵树木。他不只能分辨30种不同的树种,而且也清楚知道哪棵树长高了一点,哪棵树开始倾倒。

格罗茨曼第一次来到此地时,森林的模样完全不同。那是1993年,德国军队将大片森林作为军队练习场。格罗茨曼当时立刻注意到林中葱郁的老树,内心欣喜不已。四年之后,这片树林成为国家公园。海尼希国家公园是德国最大的成片阔叶混合林保护区。

阳光争夺战

格罗茨曼指着约40公尺高的欧洲山毛榉说:"山毛榉会耸立于其他树木之上,从顶端吸收阳光。"除此之外,山毛榉的种子落地后能存活多年,只有在暴风、害虫或真菌使其他树倒塌或枯死,阳光再次照射到地面时,才会发芽成长。

如果没有人类的插手,今日的德国中部将会有一片更宽广的山毛榉林。中世纪时,人们更喜爱橡树,并且刻意使其繁衍,因为橡木坚固,果实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如今橡树是德国的典型树种。

Welterbe Buchenwälder Hainich

海尼希国家公园园长格罗茨曼

"山毛榉带我去巴黎"

海尼希森林的山毛榉因为当地特殊的条件得以继续开枝散叶,此类的树林相当稀少,应当受到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抱持相同看法。格罗茨曼还清楚记得2011年6月联合国决定将海尼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那一刻。当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巴黎宣布"通过!"时,格罗茨曼也在现场。委员会的决定是他的职业生涯中的辉煌时刻,至今他仍深深感谢山毛榉。"它们带我去了巴黎!"他微笑着说道。

当时德国并不确定能成功为海尼希森林申遗。在经过一天的讨论后,委员会将宣布结果的时间推迟了一天,隔日的决定过程则相当快速。这让有关人员大大地松了口气,毕竟众人为了申请世界遗产投入了大量的心力。"加拉巴哥群岛申遗只需要两页的申请书,立刻就获得通过,我们却需要200页,而且勉强过关。"格罗茨曼如是说。

Nationalpark Hainich in Thüringen

海尼希国家公园拥有德国最老的山毛榉树林

早在拿破仑之前便征服欧洲

海尼希森林能申遗成功原因应在于其历史悠久的形成史,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它拥有"杰出的普世价值"。德国的山毛榉林的形成是一项艰巨任务。在冰河时期之后,中欧先长出了柳树、杨树和松树。山毛榉则是缓慢地逐渐在各地生长,千年来征服了整个欧洲大陆并使大片草原成为森林, 纵观全球生态,可说是独一无二的情形。

在德国申遗成功后,2007年喀尔巴阡山脉的原始山毛榉林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在这片从未被开垦过的树林中生长着万年的原始山毛榉。同属斯洛伐克、乌克兰和德国的此一世界遗产于2011年更名为"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林"。

格罗茨曼领导的团队负责协调德国的山毛榉林申遗工作。除了海尼希国家公园外,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的山毛榉森林还包括亚斯蒙德和莫利茨国家公园(皆位于梅前州)以及朔夫海德-科林自然保护区(勃兰登堡州)和柯勒瓦尔德国家公园(黑森州)。

生生不息

Welterbe Buchenwälder Hainich

山毛榉的断木成为真菌和甲虫的乐园

11年来,格罗茨曼对海尼希山毛榉树林的热情依旧不减。无论有多少文件堆在他的办公桌上,每周他都会到森林中散步至少一回。"如此我才知道,自己的所有付出是为了什么。"森林让他充满活力。他指着一个干枯的河床,此时看来只是一个石坑:"春天时会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地面布满白色的雪片莲。"

"生生不息"正是海尼希国家公园的口号,完全符合自然界的规律。林间的小路边有根折断的山毛榉树干,上头寄生着真菌。真菌不久后将破坏树木的结构,树干终将死去。枯木将成为甲虫和真菌的生活空间,最后化为泥土,滋养新的树木生长。

国家公园的参观游客所欣赏的正是这样的自然规律。每年约有36万名游客造访哈尼希国家公园。许多人会登上一条能俯瞰森林的歩道(Baumwipfelpfad),从25公尺高处欣赏森林的特殊风光。德国总统科尔在执政期间也曾造访此地。对格罗茨曼而言,这象征着对这片自然风光以及他的工作的肯定。

作者:Christian Hoffmann 编译:张筠青

责编:叶宣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