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典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0.02.2011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典

2月12日,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了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典活动。庆典上,清华校方着重强调了国际文化、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同时,庆典也为阔别已久的清华校友们在海外相逢,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2月12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典活动现场

2月12日,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典活动现场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清华校友们在德国唱响自己大学的校歌时,人人都热泪盈眶。无论是否已与母校阔别许久,此刻,在清华校园的那段日子似乎历历在目。校友相见,同窗情深。一个相拥,分外亲切。

国际学术合作应始终作为学校工作重点

选在德国作为清华百年校庆欧洲站的主会场,其重要意义在于,德国是跟清华学术合作最密切,最有分量的国家。清华大学校方代表胡和平在庆典上,与大家共同回顾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程,也特别强调了清华大学在对外学术交流事业方面的悠久历史。专门负责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清华大学李宇红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学校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现在很多问题也是全球化的问题,比如气候变暖的问题,像这种问题就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科技的国际化也是非常重要,或者是必不可少的。"

清华大学与德国很多高校,如亚琛工大,柏林工大,斯图加特大学,海德堡大学,汉堡大学等都开展了对外学术交流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的项目。汉堡大学张建伟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目前他专门负责的清华大学和汉堡大学共同合作的一个跨学科项目"自然与人工认知系统中的模式交相感应"。该项目将充分借助于中德双方在神经认知学科(实验行为学),电生理学(包括人和动物,脑部成像技术)和计算机学科(机器人学,神经建模)最相关的专业技能,结合博士生的培养,开展自然与人工认知系统中的模式交相感应的研究。中德双方共有16名教授,40余名博士生参与了该项目, 张建伟教授说:"这个项目对科学的挑战性还是很高的,把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集中到一块儿,研究一个新的问题,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

Das Alumni von Tsinghua Universität am 12.02.2011 in Düsseldorf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欧洲庆祝大会揭牌

在德清华学生感受中西不同文化

目前,将近200名的清华校友注册了清华大学德国校友会。他们在德国不同的大学、科研机构与其他领域努力学习或工作,感受这种西方不同的文化,持续发挥着中德以及欧洲之间的纽带作用。

毕业于清华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的黎涌明,目前在莱比锡大学攻读与体育训练有关的博士专业,毕业论文将对中国国家赛艇队的发展作以研究。当被问到为何选择来德国深造时,他回答:"因为我研究的这个内容与赛艇这个项目有关,德国是世界上传统的赛艇强国。中国这个专业创始的时候,都是一些学者从德国学成回国之后,在国内开辟和发展的专业。所以,想研究赛艇方面的课题,来一个在这方面有优势的国家,是可以提高我的论文和水平的。德国还是很来值得学习的。" 在研究过程中,黎涌明也认为他现在要克服的最大障碍就是语言这个问题,只有提高德语水平,才能接触到一手的科研资料。

清华社会科学实验班06届本科毕学生张霖芝,目前正在海德堡大学攻读社会学硕士,她在德国上课的感想是:"这里硕士课程很多都是讨论课,有很多自我表达的机会。而我觉得这边的学生自信很多。他们会愿意去表达自己所知道的专业知识,他们非常自信,而国内学生好像就不那么自信。而且可能也没有一直要讨论或争论的习惯。"仅针对社会学而言,张霖芝认为清华大学传授给她一份责任感,该对社会赋予关注和关心。而她对德国在这方面的感觉是:"我觉得这里的年轻人和老一代,还是有很大区别。比如说老人会对陌生人有很大帮助。我在法兰克福的时候,那些老太太都会特别帮我。这边年轻人感觉基本上偏于冷淡化。"

当天,清华大学在欢庆创校百年之际,除了回顾过去艰辛的办校历程、教师和校友们在国际上的成就、畅谈在海外的学习与生活之外,同时对未来许下远景,主办本次欧洲庆典活动的校友曹董事长期许母校"更加走向光荣"。

作者:丹娅,倩苇

责编:韩明芳

  • 日期 20.02.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JFA
  • 日期 20.02.2011
  • 打印 打印此页
  • 固定链接 https://p.dw.com/p/10J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