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看习马会:由此及彼 褒贬不一 | 媒体看中国 | DW | 09.11.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媒体看中国

港媒看习马会:由此及彼 褒贬不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总统马英九上周六在新加坡举行历史性会晤。习马会为两岸关系带来什么影响,香港媒体对此褒贬不一,不过却普遍认为此事对中港关系有一定启示。

(德国之声中文网)66年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也备受香港关注。香港《明报》刊登熟悉两岸议题的时事评论员刘锐绍的评论,他认为无论从眼前与历史角度来看,可以用突破来形容会面。两人在会面中以"两岸领导人"名义碰头,没有用国家主席和总统,而且由两党接触的层次,上升到两岸政府接触的层次,两人都是两岸政府中最有实权和决策权的在位人物,令会面意义大大不同。

《明报》:香港应思考与大陆打交道的方法

不过,刘锐绍认为,共产党不想民进党再次上台执政,这对于未来两岸关系将带来很多未知之数,但共产党心知即使"习马会"也未必能让国民党起死回生。但大陆可以趁此机会阐述本方的两岸政策,重点是不提"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最为重要一点,是"习马会"也可规范日后类似的接触,只能用"两岸领导人"的身分,假如民进党上台后要求用"中华民国总统"之类的名义接触,大陆大可拒绝,从而压低"台独"或"一中一台"的可能性。

Taiwan Singapur Treffen Ma Ying-jeou und Xi Jinping

马英九(左)习近平(右)

他认为,"习马会"对香港也有一定的启示。台湾政府与民众在抗衡或平衡大陆的影响,目标和行动一致。但在香港民众在接受"一国"的同时,也会努力坚持"两制",香港政府在这方面与民众的要求有巨大落差。在香港,泛民侧重于对抗,建制派侧重于顺应,应该多思考与大陆"打交道"的方法。

《大公报》:港政团应借鉴台湾政治妥协技巧

香港《大公报》的评论也提到,"习马会"标志着两岸关系深化,进入一个新阶段,香港应助益这种发展,会面同时展示了政治妥协的技巧,香港政治团体应认真借鉴。该报评论认为,中央一贯表示愿与香港不同政治团体沟通,问题在于,反对派主要政治团体缺乏与中央沟通的诚意。只要若干反对派政治团体在某具体事情上展示沟通诚意,就会产生积极成果。

文章又提到,未来四年,两岸关系最大挑战是"台独"势力重新抬头,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格局继续剧变丶东亚地缘政治形势继续恶化的背景下,"台独"势力将一再触碰两岸关系底线。香港民间团体应当在舆论和实际举措上,支持岛内反"台独"力量。在这一关乎民族大义的重大原则问题上,香港的反对派政治团体和政治人物,也应当与"爱国爱港阵营"站在同一边。

《苹果日报》:习马会无助改善长期两岸关系

香港《苹果日报》社评则认为,两岸领导人是见了面,但中共的态度丶政策没有丝毫改变,还是把台湾视为要受中国规限丶节制的地方。对追求自主的台湾民众来说,这样的会见跟没有会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而且最令人失望的是习近平及中方官员在会面中,以及会面后对两岸领导人会面能否常态化丶制度化没有任何承诺,更没有什么积极的表示。

作者认为,中共领导层现在把会面的对象锁定在马英九个人,不愿接纳其他由台湾民众选出的代表,不愿把对等会谈变成常态,反而要求合乎某些条件及资格的人才能会面,这不但搞错了主次,是对台湾民众的不尊重,也令"习马会"只成为一时的新闻议题,在改善两岸关系上没有什么长期及积极作用。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