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战争开国际法先例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24.03.2009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科索沃战争开国际法先例

十年前的1999年3月24日,欧洲面对一场人道灾难。3万多人已逃离科索沃家园,另有数千人逃往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与贝尔格莱德政府在法国杭布叶的和平谈判以失败而告终。国际观察员将科索沃事件称为有目的的对无辜百姓进行驱逐和谋杀行径。那么,科索沃战争对国际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地势态发展如何?

十年前科索沃战争时的前南斯拉夫士兵

十年前科索沃战争时的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3月,汲取了克罗地亚和波黑战争教训的北约在法国和谈失败后当即决定,阻止"种族清洗活动"的再度发生。

当时北约秘书长索拉纳首次下令欧洲军团总司令卡拉克展开所谓的"域外行动"。这是北约历史上的首次"人道干预",由此踏上了国际法的新大陆。批评家们指责北约破坏了国际法,因为北约没有获得联合国安理会的具体授权。此外,北约首次跨越了自己的疆界,侵犯了南斯拉夫的领土完整。

但支持者们则认为此次行动建立在联合国安理会一系列决议基础之上,是合法的,只是联合国安理会无力将自己的要求付诸实施。联合国要求贝尔格莱德撤兵,停止在科索沃的战斗。但由米洛舍维奇领导的政府则拒绝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导致北约在紧急救援的框架下进行人道干预。在战争开始后,支持者们认为,在短短的数星期里,80万无辜百姓遭驱逐或是被迫逃离家园是此次行动合法的理由依据之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当年6月缔结和约之后不久便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格拉茨国际法学家约瑟夫·马尔科认为,尽管北约进驻科索沃暴露了国际法的缺陷,但对国际法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科索沃个案是完善国际法的一个转折点。毫无疑问,由于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每每遇到危机时,联合国安理会的行动能力就会受到影响。而北约的人道干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使人们对不干预别国内政议题展开认真讨论。"

尽管如此,马尔科认为,国际法亟待完善,亟待明确各项条款。„1999年的事情关系到北约的人道干预是否符合国际法。直到今天,我认为,这是一个亟待澄清的问题。"

至少人们应通过激烈讨论,澄清这样一个问题,那便是,是否只有在保护本国居民的前提条件下,国家才能够享有主权。如果小数民族或少数宗教信徒遭迫害,那么这些国家就无法享受其主权要求,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国际法是建立在平等主权国家的基础之上的,危机时期,这些国家受到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保护。"

慕尼黑巴尔干问题专家弗朗茨-罗塔·阿尔特曼则指出,个别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比如俄罗斯,在格鲁吉亚省份南奥塞梯一事上使用双重标准。马尔科表示相关辩论的关键在于,明确定义什么是种族大屠杀,究竟每天有多少人被杀害才能将其称为种族大屠杀。慕尼黑巴尔干问题专家弗朗茨-罗塔·阿尔特曼认为,从势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南奥塞梯与科索沃不是同一性质的问题。 „人们迫使科索沃政府满足必要的标准,尤其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少数名民族权利。这在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都无从谈起。格鲁吉亚人遭驱逐,肇事者却没有任何怜悯之心。"

作者:Fabian Schmid/祝红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