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美债信用评级前景下降 人民币升值压力渐长

2011年4月20日

标准普尔发布报告,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前景从"稳定"调降至"负面"。消息暂未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持续负面影响,而美债最大持有方中国将可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更大压力。

https://p.dw.com/p/10x0q
图像来源: Dominik Joswig

本周一(4月18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S&P's)下调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展望评级,于70年来首次从"稳定"降至"负面",此举引发了国际对美国债务问题和财政赤字的强烈关注。

当日美国国债、美欧股市和国际油价大跌,次日亚太股市也普遍调整。不过市场迅速消化了该负面影响,各大指数已于次日回复至先前水平。

标准普尔咨询顾问暨经济学家克里斯蒂•阿罗约在华盛顿评论说,此次降级是金融机构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期市场评值,现期的美国国债市场已经充分体现了降级震荡的影响,预计消息将不会造成更进一步的债券贬值及市场高息等冲击,但它无疑对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问题敲响了警钟。

标准普尔在报告中称,将维持对美国长、短期主权信用“AAA”的最高评级,但鉴于目前美国财政赤字高砌、风险不断上升、政府政策不明朗,将其长期主权信用评级展望降级。这意味着在未来两年内,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的几率有三分之一。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券持有国也是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数据显示,截至去年8月底,中国持有8684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如果美国国债收益率发生剧烈震荡,中国的美元储备将面临巨大贬值可能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日前就此评论说:"美国国债是美国政府的信用反映,是美国国内和国际机构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品种,中国希望美国政府切实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巨额美债源于长期贸易顺差

因长久以来的贸易顺差,中国政府赚取的外汇主要用于购入美国国债,以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并维持对外贸易中的相对优势。

美元具有很高的流通性,且相对其他货币比较稳定,因此世界各国在储备外汇选择币种的时候大都选择美元,所以美元成了外汇储备货币的代名词。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家彼德•波特利尔教授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访问时表示,中国作为最大债券持有国,面对美国国债问题并无任何有效的应对机制。此次美债评级降低将促使中国政府更进一步考虑多元化外汇储备。

波特利尔说:"国际贸易结算中缺少其他的可选货币,当然中国政府也并无其他更好替代方式,只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然而今年来政府已在尝试多样化外汇体系,转向持有企业股权、大宗商品和其他币种。"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3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447万亿美元,较去年底增加197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一。

人民币升值压力俱增

虽然此次美债评级下跌并未对中国产生任何直接经济影响,但人民币升值问题又一次成为了各国政府及市场关注的焦点。学者表示,面对巨额贸易顺差,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从根源上缓解国际贸易的不平衡。

阿罗约评论说:"源于中国高额的储蓄利率及低估的人民币汇率,中国拥有庞大并且持续的经常账户盈余。依照经济学原理,为缓解支付账户过剩,人民币需要升值,国内消费需要扩大,通货膨胀需要得到抑制。这些财政政策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常账户的过度盈余,以帮助中国政府缓解可能面对的美国国债隐患。"

波特利尔教授也表示,美债长期仍是世界主要外汇储备货币,对此,中国并无有效的外部财政及货币政策来抵消美国国债信用警告。他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将在根本上缓解贸易顺差及全球不平衡。

美国财长盖特纳于今年多次提出人民币升值的强烈呼吁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本•伯南克也于日前在美国国会发出施压人民币升值的最强音。

作者:汪天涵

责编: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