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说话 中国取消药品政府定价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05.05.2015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让市场说话 中国取消药品政府定价

中国国家发改委周一下发通知,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多数药品的政府定价。今后的药品价格,将在医保的控费作用下,主要由市场竞争关系形成。

(德国之声中文网)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的医药市场,仅次于美国。过去6年间,中国药品的销售额每年增长25%。业内人士估计,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的销售总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

目前,中国的药品价格主要由价格主管部门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发改委称,这一最高零售限价管理方式"在医疗保险制度、药品招标采购政策尚未健全的情况下,体现了政府调控与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原则,对遏制药价不合理上涨发挥了积极作用。"发改委认为,随着药品市场充分竞争、医保控费能力和药品价格市场监管能力的明显增强,取消药品最高零售限价已经有了足够的条件。

早在去年4月,国家发改委就已经取消了部分药品的价格限制。此前,不少专家都认为政府指导价管理扭曲了市场关系,导致廉价药短缺、药价只降不升。

而这一次药品价格改革,将从今年6月1日起取消绝大多数药品的政府定价,并完善医院的药品采购机制,发挥医保控费作用,让药品实际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形成。而麻醉药品以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则依然实行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发改委:绝大多数药价不会上涨

中国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介绍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药品的价格管理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在医保体系不成熟的国家对药品销售价格实行直接限制;而在社保体系相对成熟统一的国家和地区则通过强化医保、采购、价格行为的综合监管,引导药品市场价格合理形成。发改委称,后一种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同时还强调,取消政府定价,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药价的监管。政府部门将通过完善药品采购机制、强化医保控费、加强医疗行为监管等综合措施来稳定市场价格。

发改委还强调,由于招标采购机制的约束,绝大部分的药品市场交易价格都不会上涨,但"不排除部分药品价格因市场供求变化及成本因素而有所波动。

以药养医 声名狼藉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在中国名声不佳。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工资收入偏低,导致了"以药养医"现象的滋生。医生倾向于开出昂贵的药方,并从医药公司处获得不菲的提成。

而政府部门则通过各种手段试图遏制这一现象。近两年来,当局都在大力调查相关的医院以及制药企业。就在去年九月,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SK)被中国司法当局以行贿罪判处30亿元人民币的巨额罚款,并对公司几名前高管判刑。欧盟商会则批评称,中国当局在对制药企业的调查行动中,只将矛头对准外国药企,本国企业几乎没有被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