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能力是上天的馈赠”—写在国际母语日 | 文化经纬 | DW | 21.02.2006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文化

“语言能力是上天的馈赠”—写在国际母语日

移民家庭的孩子往往在语言方面双面受敌,他们既说不了一口地道的母语,也未能真正驾驭好德语。早些时候,德国社会就已意识到向外裔家庭加强德语教学的重要性,如今人们发现,移民孩子如果能够有效利用他们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德语之外熟练掌握另一门语言,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得天独厚的双语环境

得天独厚的双语环境

虽然各种语言的地位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上天赋予人类的珍贵馈赠。“多语中心”教授罗泽马瑞·特莱希认为,不要小看年幼的孩童,他们其实都是个个都是小小的语言天才。“这种能力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牙牙学语的小孩子能够不断地自发完善自己的语言能力,对此我们往往非常吃惊:一切进行得如此井然有序。他们自行假设,寻找规则,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更正自己的错误。通常看来,一个两岁半到三岁的孩子,路还不太能走得稳,就已学会了自己的母语。这难道不令人感到惊讶吗?”

也就是说,不需要人为的训练,一个2到3岁大的孩子已经打好了自己的语言基础。问题是,对于那些母语非德语的孩子,人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也尽早步入德语学习的正轨呢?而且要在不影响母语能力的前提下,只能锦上添花,不可顾此失彼。这绝对不是苛求,要知道,幼小的语言专家能够不费吹灰之力地掌握多门语种。

不过,这一任务对于本身说不好德语的母亲来说可谓是一项挑战。因为学龄前儿童在迈入幼儿园或者小学门槛之前,都是在母亲怀里接受了人生第一课。语言学专家特莱希说:“大多数移民家庭的孩子在家中和父母讲本国语,在幼儿园说德语,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也具备在多语环境中游刃有余的能力。但是作为父母,如果和小孩的交流有限,又不能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扩充他们的视野、词汇量及知识面,孩子当然没有理由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第一语言系统。”

很多外裔母亲单凭自己的人生阅历无法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她们应该和自己小孩一起对话、看图识字、辨别物品名称,教他们如何穿衣吃饭。即便是在厨房里做家务,上街购物,或者清理房间、做手工活,孩子们都可以从中学会很多单词。所以说,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而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安德烈·韦特是波恩民众大学主管德语教学及文化融入的老师。她还是从2006年1月份开始启动的“背包”项目的负责人,年轻的外族母亲可以从中学到如何在游戏中增进子女的语言能力。她说:“重要的是要多和孩子说话,虽然一些国家的文化传统并不鼓励父母和子女一起玩耍、对答,但是妇女应该重新学习她们自己在孩童时代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特莱希教授从科学角度上解释说,要想学好语言就应该多开口说话,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移民家庭的孩子自幼生活在双语环境之中,这是他们的优势,而不应该被当成问题。特莱希说:“人类的大脑拥有多种潜能和开发可能。我们必须懂得提供给孩子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也就是说,应该鼓励外裔父母多和孩子讲本国语,欧洲社会需要双语或者多语人才,我们应该把握好这样的机会。”

D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