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方将扩大自美进口 称不影响其他国家

2020年1月21日

中国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当中,承诺将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外界对于中国将如何实现这项承诺怀有疑虑,但是中国政府对未来的经济扩张展现信心。

https://p.dw.com/p/3WWuo
China Hafen in Shanghai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中文网) 1月21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彭博社记者询问,中国表示对美的采购会基于市场需求,那么如果巴西或阿根廷的大豆价格比美国更低,中方是否会购买美国大豆? 另外,由于中国在2019年的进口降低了3%,中方预计未来的进口需求会增加吗? 会不会转向美国进口而不进口其他国家的产品?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回答说,中国积极扩大进口,而中国14亿人口都中的庞大中等收入人群正在形成。他说: “中国欢迎优质、有竞争力的美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希望美方为扩大对华出口创造条件。”他认为中国的市场需求庞大而且正在扩张中。

China Wirtschaft l Import von Sojabohnen aus Brasilien
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国许多企业改从阿根廷、巴西进口大豆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AFP/STR

他强调: “我们将基于市场化原则和世贸组织规则扩大自美进口,不会影响从其他国家进口。”

扩大购买还是转移购买?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当中,中国承诺一年购买400亿美金的美国农产品。这是一笔大数目,因为根据中国以前的记录,中国从来没有在一年之间购买超过260亿美金的农产品,在贸易战期间也将一些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

回顾先前1月16日,也就是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签订隔天,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的宏观经济专家沈凌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沈凌虽然同意中国市场的需求本来就大,协议的承诺对中国来说“应该不是问题”,但是他认为中国要做的不是“扩大购买”,而只是“转移购买”,也就是从众多国家中选择进口来源而已。

沈凌说: “中国总的这个市场对外的进出口需求,无论是农产品或制产品,我们有那么大需求。现在的话无非就是买巴西的大豆呢?阿根廷的大豆呢?还是买美国大豆的问题。所以实际上是一个转移购买的问题。不存在说是要中国人再多吃2千亿美金或5百亿美金大豆的问题。”

沈凌也提到,中国承诺的扩大购买并不是由中国的财政部或发改委由上而下的去执行:“其实还是要求我们中国的微观经济主体,市场这个条件的基础上去购买美国的产品。这样的话其实就是一个宏观调控的问题。”也就是说,市场上的消费者本身会自行决定要跟谁买什么、买多少。

延伸阅读:客座评论:特朗普要成就的大交易在哪里?

根据第一阶段协议的约定,如果中国没有履行在第一阶段协议当中的承诺,中美双方不会寻求中立第三方协助调解,而是会藉由一连串的咨询机制,试图解决问题。如果双方经过这些程序仍然无法解决歧见,美国可以继续对中国施加关税,双方协议也可能因此失效。

罗法/文木(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