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专访乒乓名将波尔

2011年10月25日

德国乒乓名将、为数不多的能与中国乒乓选手一争雌雄的波尔出了一本新书《我的中国》。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他畅谈自己与中国的特殊感情。

https://p.dw.com/p/12yEF
波尔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图像来源: DW

汉堡市中心一座不很奢华却安静舒适的酒店大厅,工作人员一看到我就往二楼指指说,"您是来采访波尔(Timo Boll)的吧,他和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在上面。"这时我抬头看到二楼走下一个高高瘦瘦的大男孩,腼腆地向我点头微笑,招呼我上来。他就是德国最成功的乒乓球选手、也是为数不多的曾居世界排名第一的"非中国"选手蒂姆·波尔。我们的访谈在好像是朋友喝茶聊天的气氛下开始了。

德国之声:我这次准备采访,读了你的新书《我的中国》,但我没有一个一个地写下问题,因为觉得那样的访谈总会显得有些呆板。你有什么特别想说的么?

波尔:(笑)我不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的人,不善于主动讲述什么,所以,你还是想方设法问我问题,尽可能多得让我"泄密"吧。

德国之声:那好吧,你怎么会想到要写《我的中国》这本书?

Buchcover Mein China Reise ins Wunderland des Tischtennis von Timo Boll
《我的中国》封面图像来源: Schwarzkopf&Schwarzkopf

波尔:这个想法最初来自Schwarzkopf&Schwarzkopf出版社一位工作人员,她特别喜欢乒乓球,所以首先想到我。我最初很不把握,现在就写这种回忆录式的书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毕竟我还年轻,还是一线选手,还有许多目标。不过这本书的整体创意很让我感兴趣,这其实像是一本游记,讲述我在中国的经历和感受,比较我在德国与在中国生活的不同,所以这本书也叫《我的中国》。我想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让这本书的内容不乏精彩、引人入胜的地方。

德国之声:写这本书一共用了多久呢?

波尔:前前后后一共用了一年多,我和这本书的作者、体育记者托弗尔(Friedhard Teuffel)一起去了一次中国,书中也记下了不少他的感受。我和托弗尔见了许多次面,反复讨论书的内容,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难忘的经历,好像对自己又加深了一些了解。

德国之声:你在书里写道,去参观了什刹海体校,感受了那里对年轻运动员的培养。你觉得,德国和中国在培养体育新生力量上有什么不同?

波尔:我在什刹海体校的确切身感受到了那里运动员的极高的纪律性。那里的孩子真是完全听从教练的指示,他们训练非常刻苦。不过,我也看到了,那里的孩子们在训练过程中也是有乐趣的。乐趣在乒乓球以及其他体育项目都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乐趣光有纪律性,是不可能有创意的。

我也是经过了非常严格刻苦的训练的,不过我比中国乒乓运动员起步晚,我16岁才正式成为专业运动员。而中国对新生力量的培养非常早,一般8,9岁就开始了,每天训练2,3次,所以对于我们欧洲人来说,起步就晚,之后想超越中国人就更难了。

德国之声:你作为这么有天赋的乒乓选手,没出生在中国,觉得遗憾么?

波尔:就这个问题我也在书里提到了我的想法,一方面我没有出生在中国,所以我作为专业的乒乓运动员也有一个相对轻松的童年和青少年。另一方面,我不知道如果我生在中国,会不会有更好的发展,更精湛的球艺,更出色的表现。不过,我对自己现在的成绩也很满意,对于中国人来说,我是一个很强的对手。(笑)

德国之声:你在书中也写了,在中国,你拥有无数粉丝,在重要赛事期间,你甚至需要警察贴身保护。而在德国,你并不是人人都知晓的超级明星。你怎么适应这种知名于相对无名生活的转变呢?

波尔:其实,就我的性格来说,我不是那种喜欢出名的人。不过,在中国有粉丝喜欢我,支持我,这当然也是一种令我高兴的感受,这是对我成绩的肯定。而且乒乓球在中国受重视、受喜爱的程度也是德国没法比的。中国很多小孩都梦想成为专业乒乓选手,媒体对乒乓运动的报道也很多。在德国情况不同,不过我在这里也有一些知名度,我也希望能更加努力取得好成绩,增加乒乓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

德国之声:乒乓运动在德国的受欢迎程度现在怎样呢?

波尔:乒乓球在德国是挺受欢迎的项目,每个人肯定都有过乒乓经历,无论是在学校操场上,体育课上,或是在家里,或是平时的一些锻炼项目,打过乒乓球的人也肯定体会过这其中的乐趣。不过在德国,媒体对乒乓运动的报道不多,远比不上足球等运动。

德国之声:德国的专业乒乓运动员能靠着这个职业为生么?如果他们不都像你这么成功的话?

波尔:(笑)德国也有10几个专业乒乓选手可以靠打球的收入生活,不过一定要是乒乓项目中的顶尖选手了。足球就不同了,即使在德乙、德丙联赛踢球,也能挣很多钱。

德国之声:有呼声要求把乒乓球从奥运项目中取消,因为常年被中国独霸,已经变得没什么意思。我想,你自然是反对这一建议的,但是你能理解这一建议么?

波尔:的确,很少有体育项目像乒乓球这样,被某一个国家独霸多年。不过要是从奥运中取消,肯定是中国的一大损失,也是中国人的一大遗憾,毕竟乒乓是中国的国球。其实已经有一些举措,防止中国独霸乒乓,比如每个国家只能派两名选手参加一项奥运竞技,也就是说,领奖台上至少有一个位置上要站一个"非中国人",那我希望,那个人就是我。(笑)

德国之声:你10几年来去过无数次中国,进行训练,参加比赛,你找到了中国在乒乓运动上世界无敌的秘密了么?

波尔:这不是什么秘密,中国乒乓的成功源于一个完美的训练体系。从小培养,特别有天赋的小孩很早就被发觉,然后进行训练,有机会生到更高水准的训练中心,有一流的陪练,一流的教练。有些中国小孩8,9岁时就已经具备专业水准。这种培养体系让中国乒乓几乎无敌。

德国之声:你愿意给以下三项选择排序么?乒乓,家人,朋友。

波尔:我愿意把这三项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乒乓就好比我的生命,是我从小奋斗的事业,可是我的家人,还有朋友也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德国之声:对你来说,什么是幸福?

波尔:我和我周围最亲近的人都健健康康,就是我的幸福。

德国之声:你怎么处理失败呢?

波尔:我有勇气承受失败。我不按照比赛结果来评价自己的发挥,而是看自己是否尽了力,是否完成了既定目标。如果我尽力了,但是发挥不理想,也没关系,我服输,我也祝贺对手取得了成功。

德国之声:你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波尔:其实有两个很重要的赛事。一个是在德国多特蒙德的2012年团体世乒赛,我最希望的是能在决赛中与中国队交锋。还有当然是伦敦奥运,每个运动员都梦想能在奥运有出色表现。

德国之声:我在一开始说,我没有写下问题,这其实不完全准确,我自己没写下问题,但我在这之前在facebook和新浪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向德国之声的网友征集了问题,看他们有什么特别想问你的问题,我可以在此转达。

波尔:微博,我知道,我也在上面有账号。

德国之声:比如一位网友问,你和这么多中国选手打过球,哪一位中国乒乓运动员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波尔:哦,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太多了!每一位选手都有自己的风格,我也从他们那里学了不少艺。不过2000年到2005年,王励勤是我的偶像。他的爆发力,他的球技,可以说改变了乒乓运动,我被彻底折服了。还有孔令辉,他的比较温和的,绅士的风格也给我印象很深。还有马琳,也是一流的运动员。

德国之声:网名"大使贝多芬"问你什么时候准备退休?网名dominedeus问,你如果已经退役,从事什么工作?还与乒乓球有关么?

波尔:德国法定什么时候退休?67岁吧?那我就67岁退休!(笑)我想我还有几年时间可以继续作一线球员,只要我的身体还健康,我还有乐趣。

德国之声:"喜怒儿"问,你刚到中国时是什么印象?现在是否有所改变?如果改变,是什么原因?

波尔:最初到中国,1997年,对我来说是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不同的世界。我的家乡城市只有9000居民,没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中国情况就不同了,这么多人,这么大,我刚到的时候自然有文化差异。而且,那时候中国还很穷,至少在街上还能看到不少人的生活水平不高。我也觉得自己在德国的生活相比之下真得很幸福。不过乒乓球在中国这么受欢迎,这对我来说是很正面的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认识了许多中国人,中国的变化很大,经济有巨大发展,至少在街头很少看到赤裸裸的贫困。还有许多其它问题都有改善,我觉得,在这么短时间内有这么大的成就,这恐怕只有中国做得到。所以我由于在中国生活过,对中国有内部的了解,对中国的态度也不像有些德国人那样具有批判性。

德国之声:"风尚咖"问,你知道陈光诚么?

波尔:不知道,他是谁?

德国之声:一位维权律师。你刚才也提到了,一些德国人看中国的角度很具批判性。德国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少不了要提中国还存在问题,比如人权问题。

波尔:他们批判中国的制度,不过,我认为,要把制度和人民分开。从我个人的经历和感受,中国人是非常友好的,热情的,我在中国找到了许多真正的朋友。德国的媒体报道中国时,很少报道那里的人,所以许多德国人对中国的印象不太好,我觉得这很遗憾,也对中国人不公平。中国有他的问题,毫无疑问,但中国也在努力解决问题,而且已经解决的不少问题。

德国之声:"饭团君TIM"问,你认为中国是第二故乡呢还是挣钱的大本营?

波尔:(笑)我已经去过这么多次中国,而且是从小就与中国有往来,中国自然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想即使在退役以后,也能继续与中国保持关联,中国对我的一生都有影响和改变,我非常尊重和喜爱这个国家。

德国之声:"Bettina贝贝"问你的中文学得怎么样了?

波尔:我还不能用中文自如对话,我从今年开始正式学中文,也很有兴趣,不过我时间不多,不能定期的不间断练习。简单的会一点,可以在饭馆点菜。

德国之声:"麦永翔"说,特别问得没有,祝福一大把。我也借此结束我们的访谈,非常感谢!

波尔:很高兴,也谢谢大家。

波尔在访谈结束后说,他的《我的中国》的德国出版社正在与中国方面洽谈出售版权事宜,几家中国出版社都有兴趣出《我的中国》的中文版。最后,波尔还用中文在我耳边说:"我想北京烤鸭"。

采访记者:谢菲

责编: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