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人权组织呼吁警惕中国侵蚀国际学术自由

文山 综合报道
2019年3月22日

本周四,“人权观察”组织发布了一份行为准则,呼吁全球的学术机构采取行动,来抵御中国政府对海外学者、学生、高校学术自由的威胁。

https://p.dw.com/p/3FUxr
Deutschland Universität Bonn Doktorhut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 Stratenschulte

(德国之声中文网) 该组织指出,许多与中国方面合作密切、或者注册有大量中国留学生的国际高校,并没有作好准备去应对中国的系统性侵犯学术自由的行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经常在赴华签证环节遇到障碍,一些高校感到受到了中国当局的暗中监视,有些学府甚至像中国同行那样展开自我审查。

"人权观察"中国事务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强调,如果高校能够联合起来,就能够更好地抵御上述威胁。"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校园内更好地保护学生、学者的学术自由,尤其是那些来自中国的学生、学者的学术自由。"

为了制订这份行为准则,"人权观察"组织在2015年到2018年间共进行了100余次访谈,谈话对象包括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英国、美国的学生、学者、高校管理人员,有些受访者甚至来自中国。他们所属的学术机构,既包括全球知名高校,也包括小型的私立研究所。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与中国有关联--曾经在中国求学、任教、来自中国、或从事有关中国的学术工作。

Human Rights Watch Sophie Richardson, China-Direktorin
图像来源: Human Rights Watch

海外课堂并不自由

在访谈调查中,"人权观察"发现,许多来自中国的学生、学者,即便在海外高校,也依然受到中国政府的监视。研究中国问题的海外学者也时常受到同样的对待。中国外交官还经常向抗议海外高校举行"敏感议题"的公开活动,比如邀请达赖喇嘛演讲。

一些中国留学生在访谈中披露,他们生活在中国国内的家人,有可能因为他们在海外课堂上的言论而受到威胁。来自中国的学者,更是被中国官员要求不要在课堂上或者讲座上批评中国政府。一些高校也反应,中国留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很沉默,这很可能与他们担心言论被监视、会被其他中国同学"打小报告"有关。一名留美中国学生在访谈中说:"课堂并不是自由的空间。"

而学者的担忧则是海外高校正在迫于中国压力而实行某种程度的自我审查。一名学者透露,曾经有校方高层管理人员"以个人身份恳求"其在某次习近平到访期间不要接受媒体采访,避免给校方带来麻烦。

"人权观察"指出,至少在两所美国高校曾经发生过取消"敏感人士"演讲的事件。在其中一起案例中,系主任甚至还对下属说,面对不断增长的中国学生数量,校方不愿意放弃这一重要生源。另一起案例中,一名学者被他的同事们劝说不要给学生布置"敏感议题"的作业,这所高校内有大量中国学生。

众多研究中国问题的外国学者在访谈中还表示,他们已经调整了课堂内外的言论尺度,原因则是担心前往中国的签证、来自中国的资金、是否会给中国学者或留学生制造麻烦等。

跨越国界的施压

"人权观察"此次发布的行为准则共包含12点内容,即所有高校应当:为学术自由而呼吁、强化校园内的学术自由、抵御对学术自由的威胁、记录中国政府侵犯学术自由的行径、与其他学术机构一道促进在中国的研究、为在华学生学者提供灵活便利、抵制孔子学院、密切注意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组织、增进中国留学生以及来自中国学者的学术自由、揭示所有中国政府提供的资金、在交流项目以及中国分校区中确保学术自由、密切注意中国政府对学术自由的干扰。

该组织指出,出台这些行为准则的目的,是为了抵御来自中国政府跨越国界的压力;同时,"人权观察"还强调,这些准则并不仅仅针对中国,也适用于所有与威胁学术自由之政府打交道的场合。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