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助学金诈骗潮席卷德国大学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7月23日

偶然的发现震动了德国:估计德国有10万名大学生隐瞒收入,以此骗取助学金。各地的检察官闻讯而动,已经查出大量助学金骗案。不仅要追回已发出的金额,有的人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https://p.dw.com/p/3tyz
大学城明斯特图像来源: DW

德国的助学金有个官样的名称,叫巴弗克(Bafoeg),为“联邦培训促进法”的简称。助学金应该是发给家境贫寒的学生的。几周来,骗取助学金的超级大案振撼了德国所有大学。

这次雪崩是由明斯特市的两名法官引发的。他们给当地报纸寄去了一些读者来信,愤怒地谴责骗取助学金的行为,要求检察院立即行动起来。检察院闻讯出动,有嫌疑的学生可以书面答复,也可以当面接受讯问。然后由检察院对具体案件作出结论和相关处罚决定,处罚根据情况而定,轻者停止发放助学金,退回已发款额,重者发出逮捕令,向法院起诉。有关调查已由明斯特铺向全德国。

明斯特大学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2001年,这个大学有1万名学生领取奖学金,其中约四分之一有意或无意地错报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这里涉及的可不是小数字:仅2001年,仅在明斯特大学一处,错发的助学金数额就达到至少500万欧元。

具体地说,明斯特检察院审查了2700笔助学金,已经向其中1000人寄出了要求退款的函件。对其中2000人,已在进行刑事调查。

这可把明斯特检察院给忙坏了。50名工作人员投入了这项工作,按姓氏字母分管有关学生。检察官施维尔说:“不合法汇出的数额在几百至4万欧元之间。”施维尔对此案的规模深感震惊,对骗取助学金的人的幼稚感到难以理解。他说,拿钱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但他们为什么就不想一想,如果骗局被拆穿,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施维尔说,给犯案的学生以什么样的处罚,一要看有关学生是否有前科,二要看骗取的金额。除了罚款外,“个别人还将被处以监外执行的徒刑。”

德国学生委员会(AstA)和德国学生服务处(DSW)站出来维护学生的利益。德国学生服务处林肯斯说:“我绝不想把滥用巴弗克视为合法的事,但也绝没有理由把学生罪犯化。”“可以把这种事称为欺骗。但我认为在说法上应该慎重。”德国学生委员会主席福格特说:“我们绝没有批评检察院行为的意思。但我们坚信,所谓的巴弗克骗子中只有极少数是故意欺骗的。”

这些代表学生利益的组织同时提出了改革巴弗克的要求。他们指出,最低收入线20年不变,定在6000马克上。直到2001年,这个最低收入线才降到5200马克,但仍然定得太高。学生代表们说,骗案数字之高让人们看到,这绝不是个别案例,现行体制不改是不行了。

高级检察官施维尔不同意学生代表组织的看法,“当然可以长时间地讨论,最低收入底线是否定得太高了,巴弗克是否应该改变。但法律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没有例外可言。”

现在,德国人口最多、大学生也最多的北威州科技部公布了有关数字,在这个州共有82000名大学生领取助学金,其中21000例要进行审核。据至今的调查,四分之一被查的案例涉及骗取。北威州科技部长克拉夫特女士说:“显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把骗取国家资助的行为视为欺骗,而是视为骑士的毛病。”三分之一的案例数额超过5000欧元,八分之一的案例数额超过1万欧元。调查过程中甚至发现了一个惊人的案例:有个学生仅利息收入就高达20万欧元,但他却骗取了最高数额的助学金。

这一切都还刚刚开始。事情涉及以前,更涉及今后,涉及将来的助学金申请和有关的审核。

(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