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台湾“同志大游行”热闹气氛下的隐忧

詹威克
2023年10月27日

台湾的“同志大游行”向来是气氛热闹,而今年不只是同性婚姻通过4年,政府在跨国同婚方面也大幅开放,但是实际生活中,台湾 LGBTQ+社群还是不见得能够“骄傲地做自己”。

https://p.dw.com/p/4Y5HI
图为2020年的台湾同志游行。
图为2020年的台湾同志游行。图像来源: Hsiuwen Liu/ZUMA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每年10月最后一个週末在台北举行的“同志大游行”,号称是东亚规模最大,每年还吸引了邻近国家的 LGBTQ+社群(包含男女同志、双性恋、跨性别等不同性倾向在内的性多样社群)到台湾,参与这个犹如嘉年华会的大游行。

自从台湾在2019年以专法形式通过同婚入法之后,不少台湾人会因为这个“亚洲第一”引以为傲,今年又取消了跨国同婚中外籍一方母国必须也承认同婚的限制,看起来似乎台湾保障 LGBTQ+社群权利,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可是也是在今年发生的一些事件,却也令人觉得台湾在真正做到 LGBTQ+社群平权,大概还是会有一段艰辛的的道路要走。

台湾的同志大游行

延伸阅读:亚洲首例 台湾同志收养家庭诞生

今年年初,台湾桃园的中坜发生了一件针对男同志的攻击事件,一对男同志因为亲吻而遭持刀攻击,对方咒駡这对男同志是“死同性恋”,这是台湾通过同婚之后第一起针对同志性倾向的攻击事件。

4月的时候,有地方议员质询时,指责市政府民政部门“把钱都花在同志游行上”,并且说当地的“少子化”与同婚有关、称同婚“一年几百对多恐怖”等等。

今年的7、8月间,一则明显反同婚的贴文在特定的群组中流传,贴文写著“哥哥娶的是男人,‘嫂子’你叫得出来吗?”之类、用姻亲称谓质疑同婚的内容,文中还点名54位立委是“变态立委”、呼吁“用选票删除他们”、同时也鼓励广为流传这篇贴文。

或许有些人会将上述事件解释为“个别行为”,但是台湾 LGBTQ+社群倡议组织“彩虹平权大平台”今年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如果没有稳定的倡议和政策配套”,民众友善程度“倒退可能比想像快”。这项民调是该组织针对同婚等议题所作的民意调查,照该组织的说法,虽然基本“轮廓”和以往类似,但是“整体结果往不友善的区间移动”。其中,父母对子女是同志的接纳度“微幅下降”,正面成长的议题则是对跨国同婚的态度。

延伸阅读:台湾婚姻平权元年“粉红经济”萌芽

彩虹平权大平台指出,民调显示不友善程度有所提高,例如异性恋公开接吻的接受度是将近八成、女女接吻的接受度虽然将近六成,但是比去年下降了1.3%、不接受度增加2.5%;男男接吻的接受度跌破五成,接受度下降0.7%、不接受度增加了1.7%。认识亲友是同志的受访者比例虽然仍是接近四成,但是比去年下降2.4%,该组织的解读是“不友善程度提高,可能让同志的出柜意愿下降”。

台湾首位公开出柜的同志议员

不可否认,台湾民间在友善对待 LGBTQ+社群方面,的确是有可取之处,例如某连锁药妆店的广告就是以同居女同志为故事主轴,而且涉及 LGBTQ+社群的戏剧甚至色情刊物、影片,不会被强迫下架。但是也不能忽视民间反对 LGBTQ+社群争取权利的势力,这股势力不见得就是反民进党的一派,民进党或者绿营支持者中也有不少人接受不了 LGBTQ+社群,他们反对 LGBTQ+社群平权的力度,并不小于因为反民进党而反对 LGBTQ+社群平权的那一股势力。

而照彩虹平权大平台的说法,如果要避免友善程度倒退,在 LGBTQ+社群平权议题上就需要“稳定的倡议和政策配套”,可是这不但是问题症结所在、更也是令人最没有信心的地方。

好比说,同志以专法的形式得以合法结婚,理论上同婚和异性婚姻一样都适用《民法》的婚姻规定,但是专法的意思也就是同志和其他人不一样;而专法通过时最先附加的条条框框,也还得需要有“够胆子、资历够深”的高层政治人物拍板,才能一个一个去除。倡议或许可以由民间团体提出并且推动,但是政策需要的是政府来领头,不然空有倡议、没有政策,彩虹平权大平台所言的“友善程度倒退可能比想像快”,很可能就会应验了。

台湾的“同志大游行”强调的是彩虹,也就是多元、和谐,这一点和其他国家强调“Gay pride”(同志骄傲)很不一样,相比之下柔性很多。但是台湾同志运动到 LGBTQ+社群平权经历的坎坷路还有牺牲,不见得比所谓的“先进国家”少。如今台湾社会可能要先学会彼此的“容忍”,至于彼此“接受”,就目前而言恐怕还是一个相当遥远的目标。

台湾同婚通过了,然后呢?

詹威克:台湾出生的医界逃兵,曾经客居美国然后到英国从事媒体工作,也研究东亚历史,八十年代离开台湾,绕世界一圈后返台定居。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道,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