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议美使馆迁址 以巴冲突死伤数千人 | 德国之声 来自德国 介绍德国 | DW | 15.05.2018

访问新版DW网页

尝鲜使用dw.com测试版。该版本仍在完善中,欢迎你提出宝贵意见!

  1. Inhalt
  2. Navigation
  3. Weitere Inhalte
  4. Metanavigation
  5. Suche
  6. Choose from 30 Languages

政治

抗议美使馆迁址 以巴冲突死伤数千人

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14日正式将美国大使馆迁至耶城。这个行动引发巴勒斯坦抗议、以方回击。冲突情势升高,已有59名巴勒斯坦人因此丧命。

Israel Protesten in Gaza

巴勒斯坦人抗议美国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欲跨越边界时遭到以色列军方回击,死伤惨重。

(德国之声中文网) 美国将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周一举行揭幕仪式。为此,在距离耶路撒冷100公里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发起抗议,人群与以军发生严重流血冲突。以方称,哈马斯(Hamas) 武装力量计划武力突破边界。

据巴勒斯坦方面消息,截止周二午间,已有59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也包括一名8个月大的女婴,她因吸入催泪瓦斯而死。另有2700多人受伤,其中一半受的是枪伤。

这是201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冲突。当时双方绑架对方青年,导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发动空袭地面攻击

联合国安理会安排周二讨论以色列加沙地区的动乱。巴勒斯坦驻联合国大使呼吁安理会谴责以色列射杀手无寸铁的民众;以色列大使希望安理会谴责跨过边界的哈马斯武装力量。

美国白宫认为哈马斯需要为死伤负起全责。白宫发言人拉杰沙阿(Raj Shah)表示以色列有权自我防卫,也说迁馆是以美关系重大的一天。

美国大使馆庆祝揭幕

美国白宫代表团,包括总统特朗普的女儿伊凡卡 (Ivanka Trump)、女婿库什纳 (Jared Kushner)以及美国财长姆努钦(Steve Mnuchin),本周一(5月14日)和以色列政府代表一同参与了耶路撒冷美国大使馆揭幕仪式。

以色列举行大型庆祝会,并沉浸在欧洲歌唱大赛优胜的欢乐气氛中。巴勒斯坦则进行了大规模抗议。伊斯兰激进组织「基地」(Al-Qaeda)领袖也扬言要对美国发动圣战。

以色列为此在加沙(Gaza)走廊和约旦河西岸加重了一倍的兵力部署,也出动大量军警维安,光是大使馆周边就动员1千名警力保护与会的800名宾客。

Palästinenser schicken Feuerdrachen nach Israel

特朗普决定将美国大使馆自特拉雅夫迁至耶路撒冷引发以巴冲图与国际争议

历史性决定?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曾多次表示特朗普这个决定是“历史性的”。在13日的欢迎会上,他说:“耶路撒冷过去3000年都是犹太人的首都,过去70年也是以色列的首都,永远都会是我们的首都。”

伊斯兰激进组织「基地」领袖札瓦希里痛批美国这项决定,表示美国这个举动证明了协商和绥靖政策让巴勒斯坦人失望,并呼吁穆斯林对美国发动圣战。

他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很明确,也揭开现代十字军东征的真面目,说明停战还有绥靖政策是无效的,只有召唤和圣战反抗才行。」

欧洲方面只有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三国代表出席。西欧则没有派出任何国家代表。

特朗普不出席迁馆仪式

白宫宣布,出席迁馆仪式的美国政府代表团将由副国务卿沙利文(John Sullivan)率领,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和丈夫库什纳、财长姆努辛为团员。特朗普本人不出席,这出乎预料。毕竟,他曾表示过,不排除亲自到场的可能性。

USA John Sullivan, kommissarischer Außenminister

副国务卿沙利文将代表美国出席美国新使馆开馆典礼

引发争议

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以及与此相关的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是特朗普政府最富争议的步骤。以色列称这是个好决定,指出,它是对一个既存事实的认可。巴勒斯坦人则因这一迁馆决定不再视美国为中东危机中的有诚意的斡旋人。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不承认包括东、西区在内的整个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巴勒斯坦人希望将1967年被以色列占领的耶路撒冷东区作为未来巴勒斯坦国首都。他们认为,美国的迁馆决定违反了国际法。

搬迁后,美国大使馆暂时将派遣部分人员,在目前的驻耶路撒冷领事馆办公。该领事馆位于西耶路撒冷和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居住区之间。迁馆仪式特意安排在以色列建国70周年纪念日当天举行。

巴勒斯坦人称这一天为灾难日。对巴勒斯坦人而言,以色列建国日意味着约76万巴勒斯坦人遭驱逐和背井离乡的开始。

巴拉圭效法

继美国和中美国家危地马拉之后, 南美国家巴拉圭也将把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以色列外交部通报说,该国总统卡特斯将于五月抵亲赴开馆仪式。

夏立民/罗法/王凡/达扬(德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