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柏林德中经济政策研讨会记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br>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3年9月24日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着国际竞争不断加大,德中两国的经济关系将如何继续发展,还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本周一,柏林亚太论坛组织了一场由德国经济、政治和学术界代表参加的研讨会。人民币汇率问题,两国效率的对比等,都是热门的话题。

https://p.dw.com/p/46OP
看仔细了图像来源: AP

出席柏林亚太论坛组织的“德国与中国:经济政策研讨会”的德国企业代表,均对在中国业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戴姆勒-克莱斯勒今后数月内将开始在中国进行25000辆小轿车的生产;化工巨头巴斯夫计划到2005年前在华投资20亿欧元。

很早就立足中国市场的西门子公司的总裁冯必乐对该公司在中国业务发展表示满意:“我们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初期阶段只是出口,后来便开始在中国本地进行生产。主要有两条原因:首先是为了接近客户,再则是因为中国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拥有高科技。这就使我们的产品能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西门子公司也在逐渐将研究发展中心前往中国,因为那里的高科技人员成本远远低于德国同事。例如,一名德国工程师每年工作1500到1600小时,其年薪则是一名中国同事的两到三倍,而中国同事每年的工作时间却是2600到2800小时。

出席研讨会的除德国经济界代表外,还有德中双方的经济专家和学者。德国外交政策学会研究所所长桑德施耐德教授提醒人们在德国持续了多年的中国热后,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中国社会还面临的许多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这些都形成了对中国稳定局势的潜在风险。

对此,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表示:“我认为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我们长期内还将存在许多问题和风险。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年人均收入才只有1千美元。广大人口还生活在农村。作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包括改革机制、进行法制建设,改革国有企业,还有银行体系等。如果让我来给德国企业一个忠告的话,就是首先要做好准备,长期之内,你们在中国将会面对许多问题和许多的不同之处。”

对于现在在西方热烈探讨的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的问题,德国工业界表现得十分泰然。化工康采恩巴斯夫董事会成员克莱迈耶认为:

“我认为,人民币现在升值根本没有必要。让人民币升值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绝对不会挽救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而且美国还有许多公司在中国进行生产,人民币的升值也会直接对它们产生负面影响。巴斯夫公司进行了一番计算,如果一个企业在中国当地的产值和出口额平衡的话,那么原则上讲,人民币是不是升值都是无所谓的。”

兼任北大和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教授的樊纲从中国的角度解释了为什么北京政府目前不打算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让我们来看一看所有的经济体。如果不是出于危机,不是面临零增长,一个国家是不会由于市场投机和政治压力而对其货币进行升值或贬值的。我认为,目前来自国际间的压力并不能奏效。中国拥有充分的理由不对人民币进行升值,因为中国从去年到今年的贸易增长甚至下降了50%。不过,长远看来,我个人还是认为,应该实行一个自由兑换的货币政策。”

鉴于德国经济的萧条,以及政治、经济和学术界就德国作为经济基地在国际上是否仍然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讨论,与会者最终将讨论的议题从德中经济合作,转向了德国应该从中国的发展得到哪些启发和借鉴。

柏林自由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施耐德谈了自己的感受:“每当我从亚洲访问回来,听到德国还在就每周35小时工作时间进行争论,就感到非常不能理解。事实上,我们国内就结构改革的争论已经陷入了僵局,各方只能在微不足道的议题上达成统一。而要想使德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仍然具有竞争力,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想在这里发出的信号是:如果我们还不醒来,继续昏睡,那么我们看到别人不仅已经起来,而且远远走在我们前面的时候,就不应该感到惊讶了。”

无论西门子董事长冯必乐,戴姆勒-克莱斯勒负责国际事务的全权代表卡莱纳特,还是巴斯夫董事会成员克莱迈耶,都是与中国和亚洲打交道多年的德国工业界代表。他们都一致认为,要想使德国未来仍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努力提高德国的教育水平。

克莱迈耶说:“中国经验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是如此的好学,而且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人才,以应对来自国际的竞争。如果将德国和中国进行一番比较的话,这里确实是我们的一大差别。”

(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