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世界經濟四大接近:從索羅斯裁定中國勝出談起

平心2008年10月15日

在世界金融危機的日子裡,世界各地在談美國的同時也都在談中國,許多人把希望寄託在中國等門檻國家身上,許多人稱中國是贏家。然而,金融大炒家索羅斯對德國世界報說中國是大贏家,份量卻又不一樣。德國之聲記者平心認為,當前金融危機顯示的並非簡單的是中國的「贏」或美國的「輸」,而更是一種大調整,說穿了,是世界經濟的大接近。

https://p.dw.com/p/FaXH
從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往下看,那一份膽戰心驚圖片來源: DW/Qi Li

索羅斯如是說

德國世界報線上記者問道,當前的金融危機是否會劇烈改變全球金融世界?美國將失去它的最高地位,象歐洲一樣,將擁有許多國有化的銀行和巨額的債務,而共產黨中國將成為世界金融的新強權。

索羅斯的答覆是:"美國的影響將會逐漸消失。它已經減弱了。在過去的25年裡,我們始終保持著經常項目赤字。中國人和各產油國則獲得了贏余。我們消費多於生產。在我們把債務越堆越高之際,他們在儲蓄,在創造財富。這個趨勢將持續:中國人會獲得世界上更多的份額,因為他們會把他們的美元儲備和美國國家債券變成實業。這將改變權力分配。權力之向亞洲方向推移是美國在過去25年裡造孽的結果。"

此前,索羅斯以更多的語言表達了他的觀點:美國當前金融危機並非僅僅是次貸引起的,次貸只是導火索,而美國實際上25年來已經在危機的火山上生存,不斷增加債務,總相信危機會自然消失。然而事實表明,危機是不會自然消失的。

當前的金融危機不僅將改變金融世界,而且將給經濟和意識形態帶來大調整,這種大調整體現為東西方之間的以下四大接近。

意識形態的接近:國家重返經濟領域

日前,德國媒體把盧森堡人、歐元區主席榮克稱為"歐洲最聰明的人",原因是他說了這麼一句話:"當真實到來的時候,意識形態就停止了。"榮克指的是:美國國家現在被迫放棄它的自由經濟原則,而大規模收購大型商業銀行。沒幾天後,這個事實也到了歐洲。

這個意識形態本來是東方的,中國的,或者說是"社會主義"的。中國三十年來私有化劇烈,私有經濟已佔了大半江山,但是,大銀行、保險公司等基本上還握在國家手中。說是基本上,是因為,這些大商業銀行也上了市,相當多的股份也到了老百姓手中(私有化),但國家仍然掌握了一半以上,那些不出售的股份。此外,外資銀行也可以進入中國了。因此,中國總的趨勢是在走向包括銀行在內的私有化,但始終保有一種「國有情結」。

西方國家多年來一直批評中國國家管控太多,尤其是金融領域。現在,在危機的情況下,西方卻也不得不走"回頭路",把很多銀行給國有化了。

其實,國家控制的因素、保護的因素,從來就沒有完全離開西方的跡象。這些年多哈回合談不下來,關鍵的就是北方(西方)和南方都要保護自己的利益。西方為了保護自己的農民的利益,始終無法放棄補貼這種"社會主義"做法。至於當前這種"應急"做法會持續多少年,現在還不好說。而與此同時,中國也會被迫更多地放棄"社會主義"。

當前的金融危機表明,各國自己的切身利益還是最重要的指導因素。經濟"意識形態",就像各國的福利政策一樣,互相之間會有不斷的接近與調整。總的方向是接近。

經濟地位的接近:西衰加速東盛

這些日子,全世界都在救市。比如美國7000億(美元),德國近5000億(歐元)。現在誰都不知道,萬一拿出那麼多錢還挽不回民眾的信心,萬一在這之後還下滑,整個經濟會是怎麼一個局面,是否會比上世紀三十年代更糟。

但即使金融危機能夠從此止住,經濟衰退可能也一時無法止住。有專家說,美國恢復元氣至少要5年時間。比爾.蓋茨10月5日還表示,現階段金融危機不會導致經濟整體衰退。但在13日他就說:美國經濟正在走向"非常嚴重的衰退"。另有報導說,美國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今年第三、四季度美國經濟將出現負增長。

與此同時,中國經濟卻似乎並無大礙。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說,中國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資本管制和大量財政盈餘三大優勢,相較其它發展中國家而言,能更為安然地度過危機。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對中國經濟周刊說,中國上半年經濟增長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8個百分點,但仍達10.4%,"中國經濟目前還是處在一個較快增長階段。"有其他專家估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在9-10%之間。仍然在世界上處於增長速度領先地位。

姚景源說,上半年中國出口增幅回落了5.7%,對美國出口出現多年來首次個位數(8.9%),但仍在增長。而中國現在在加大內需方面努力,經濟的較快增長是有保障的。

要說泡沫,其實中國絕不比美國少和小。筆者最近去了上海新開放的環球金融中心大樓。這個超高大樓出租率目前還不到一半,而更高達720米以上的"上海塔"已經要開工,那附近有許多工地。這些都有泡沫因素。住房的泡沫更大。但是,中國多少年來就一直這樣踏著泡沫走著,其勢至今不衰。美國的泡沫按索羅斯的說法是在25年後破滅的。中國是否會在多少年後破滅,現在誰也說不準。但目前還沒有大破滅的跡象。而中國的發展,正如許多專家說的,必須保持高速度,否則就會一下觸底。

中國目前在許多方面仍在不斷地改革與變遷,而這將在相當長時間裡抵消泡沫破滅的壓力。比如,一些外資內資由於中國沿海薪水成本的提高而移向境外,但也有不少正在向中國"比較內地"的地方轉移,比如從廣東沿海轉到廣西沿海,從長江流域轉向海河流域等。還有,新出爐的農村土地改革,雖不徹底,而且可能會導致新的許多的腐敗案,但卻也會帶來好幾年的一種沖勁。幾萬公里的高速鐵路的建設,自然災害後的重建等,都給中國帶來許多動力。

從當前的趨勢看,中國和東方其它新興工業國較長時期保持較快增長是可能的。原來人們估計,中國可能在30年左右時間內經濟總量趕上美國。但如果美國衰個幾年,這個估計自然就需要修改了。也就是說,時間會更短。

金融市場的接近:從隔絕到無法隔絕

中國加入世貿,迫使中國的金融市場局部對外開放,使中國與西方的金融市場接近。但有一點始終沒有變,那就是中國的股市跟西方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股市是沒有牽連的。去年年初中國股市"打噴嚏",一度引起世界"感冒"。但後來人們發現,那只是多餘的心理緊張造成的。

可是,現在中國的股市似乎又跟西方同步了。明明中國國內的經濟數字還相當不錯,中國政府甚至採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但愣是止不住滬深股市的頹勢。晚上美國、歐洲股市跌了,第二天中國股市也跌。

不能據此說中國與世界股市已經掛上鉤了。但是,接近是明顯的。這裡有很大的心理因素,但也有實質性的因素,兩者是結合的。比如,人們知道,中國一些銀行也"捲入"了美國一些破產或接近破產銀行的債主行列,導致中國這些銀行的"實力"削減,於是,他們的中國股民便開始拋出這些銀行的股票,於是所有股票都開始了下滑之行。這裡雖然大半還是心理因素,大半還是中國股市的那種"無理性",但卻是有實質性為一定的基礎的。

中國與世界金融的關係只能越走越密,許多金融產品發生了大接觸,因此是無可避免的:即使是非直接接觸的股市,也有了直接的影響。更何況金融其它的方面,那些有直接穿插的。

貨幣的接近:人民幣走向實際自由兌換

幾個月前,我們還在陳述一個事實:中國稱幾年來人民幣匯率大升,但實際上,它只是對美元升,對歐元、英鎊、日元等其它西方主要貨幣根本沒動,甚至還略有貶值。也就是說,中國人民幣只是更多地掛靠了歐元等,跟著有所浮動。因此,我們說:中國的匯率提升是虛的。

但是這幾個月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外管局的統計數字顯示,從8月11日至9月8日間,歐元兌人民幣貶值5.45%。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日前說:"過去兩個月中,人民幣兌歐元已經累計升值15%,人民幣匯率的彈性顯著提高,人民幣匯率更加反映出基本面。"

這個新情況表明,人民幣對外匯已經不是單一地跟誰掛靠的問題了,而似乎真的接近於三年前說的"一攬子"。最近還出現了大幅跳躍的現象。比如,在這些天歐洲各國推出救市計劃後,歐元上揚,僅昨天一天,人民幣對歐元就大幅貶值411個基點。

用易綱的話說,叫"人民幣匯率更加反映出基本面"。或者可以換句話說,人民幣已經接近自由兌換的那個"點"了。

聯合早報發表了一篇香港著名實業投資家的文章,裡面給中國金融業提出了五點建議,其中一點是"考慮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時間表,利用人民幣來對沖美元通貨膨脹輸出的危機"。如果說人民幣的浮動情況已經接近了自由兌換的實際可能情況,這個問題似乎是可以提到中國的金融日程表上來了。

中國證券時報發表了一篇署名黃小鵬的文章,建議發行熊貓債券來提高人民幣國際地位。這篇文章針對的是中國是否應該放貸來幫助西方度過金融危機的問題。這位專家指出,經濟學家把無法用本幣從外國借入貸款,從而由借款國承擔全部匯率風險的情形稱為「原罪」。中國可以為美國救援計劃提供融資,但美國財政部須通過在香港或上海的金融市場發行人民幣計價的熊貓債券來完成。美國拿到這筆人民幣資金後,再向中國內行或外匯市場購買美元匯回國內,用於救援,發行後的債券可以轉讓,"形成一個熊貓債券的二級市場"。

如果採取上述方式,美國要償還的是將來持續升值的人民幣,而不是可能會繼續貶值的美元。這對中國自然大有好處。

人民幣在世界上,尤其在周邊國家,已經擁有相當強勢的地位,幾乎成了硬通貨。缺的只是自由兌換了。而現在,無論是否很快實施自由兌換,中國和它的人民幣確實有很多潛在的機會,不僅是加強人民幣地位的機會,也是讓中國轉換它的貨幣持有比例的機會。

現在,全世界都在看著中國,看著的不光是中國巨額的外匯儲備。中國怎麼走,對世界能在多長時間裡走出當前危機,確實是個重要問題。中國能否抓住機會,變危機為利益,對中國自然也是很重要的,首先是個經濟策略和戰略問題。與此同時,世界的經濟大接近,世界金融和經濟格局的大調整已經在進行著。將會持續很多年。

德國之聲版權所有

轉載或引用請標明出處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顯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