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經濟世界第二: 象徵權力重心轉移?

2010年8月17日

針對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消息,中國商務部8月17日強調,中國仍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更需重視的是人均GDP。 歐美報章則紛紛發文,評價中國躍居第二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https://p.dw.com/p/OpOd
廣州一個建築工地圖片來源: AP

英國《泰晤士報》

"如今的中國經濟是1978年的90倍。這一增長使至少3億人脫離貧困。而日本卻陷入停滯。其官僚機構將資金大筆注入公共項目中,使得國家債務達到了國民生產總值的兩倍之巨。中國則在與一種充滿矛盾的局面抗爭,一方面仍作為發展中國家,另一方面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樣的位置上,中國必須認真思考在世界上扮演怎樣的角色。而日本的教訓則告誡人們,錯失改革良機後的低迷期至少與光輝歲月一樣長,甚至更久。"

英國《金融時報》

"在經濟學家看來,中國在統計數字上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幾乎毫無意義。在對經濟學更為重要的購買力指數上,中國早在10年前就已超過了日本。不過,對於所有非經濟學家來說,中國躍居第二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代表著全球經濟和政治權力的轉移。

"對中國政府而言,GDP排名的上升也帶來了更多的審視和期望:北京須在世界舞台上承擔更大的責任。龍洲經訊(Dragonomics)研究機構的葛藝豪(Arthur Kroeber)分析說,中國在外交政策上一直保持低調,但如今它成為最大出口國,第二大經濟體,明年還將成為最大能源消費國。這一切都意味著,中國幾乎無法再逃避責任。中國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承擔新的角色,並希望盡可能推遲這一時刻。"

法國《費加羅報》

"人們期待已久的事情成為了現實: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年前,誰能預想到,生產效率極高、科技進步無與倫比的日本會被鄰邦中國身著毛式服裝的工人們所超越?而這一發展趨勢尚未結束。因為無論外部形勢如何,中國的經濟增長率預期總在8%到11%之間。其它任何一個經濟體都無法望其項背。這台蒸汽壓路機在國外被反復打上凶神惡煞的標記。但恰恰是中國成為目前世界經濟增長幾乎唯一的發動機,並向西方國家提供資金,彌補其赤字。"

德國《南德意志報》

"由於消費者購買力早已長期不振,日本經濟極大依賴於出口。出口主要集中在:汽車和電子娛樂產品。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和部分亞洲市場。因此,美國需求大減對日本的打擊十分沉重。此外,強勁的日元使得出口產品價格上升。日元短期攀升至15年來對美元的最高點。

"美國高盛投資銀行的首席經濟師奧尼爾認為,日本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在於,是否能夠從中國的繁榮中吸取力量。他認為,日本應調整出口市場,未來不應再以美國消費者為主要目標,而應面向中國、印度和印尼的消費群體。德國企業認識到了這一點,並在中國取得了顯著的成功。自1997年以來,德國對華出口強力增長了8倍。日本無法與德國匹敵。不過,在對華出口總量上,日本仍遠高於德國。"

美國《洛杉磯時報》

"中國經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對於一個三十年前才開始市場化改革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這一里程碑富含象徵意義。如今,中國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對全球供需關係產生重大影響。無論承認與否,擁有巨額外匯儲備的北京其國際影響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個亞洲巨人為促進貿易而保持低匯率的做法也使其貿易夥伴惱怒。

"中國的強大經濟實力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13億國民使這個國家成為世界頭號汽車市場和最大的出口國。不過,矛盾的一點是,與它所超越的經濟體裡的國民相比,許多中國人仍然貧困。"

摘譯:苗子

責編:凝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