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選秀:快樂比超級重要

2007年5月7日

上周六晚,德國找到了自己的「超級明星」。26歲的馬克•邁德洛克(Mark Medlock)脫穎而出,獲得了78%的電話選票。這位陰郁另類的男同性戀在成就自己的明星夢之前一度處於失業狀態,無論從哪方面來看似乎都與歌聲昂揚、外形陽光的中國版的「快樂男聲」相距甚遠。

https://p.dw.com/p/APPC
德國超男圖片來源: AP

選秀塞車

全球化經濟時代,影視娛樂節目也染上了「全球化」色彩。美國有「美國偶像」,德國有「超級明星」。一貫以銳意創新而見長的湖南衛視自然也不甘落後,相繼推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超級女聲」和「快樂男聲」,力爭將這場庶民狂歡進行到底。

2005年,「超級女聲」影響力席捲中國,總決賽更是創下4億觀眾規模、平均收視率趕超「春晚」、單場手機簡訊收入逾1500萬元的數項紀錄。此後, 「真人秀」 節目 在中國電視台遍地開花,從超級女聲到好男兒,從我型我秀到絕對唱響,從舞林大會到名聲大震,從非常有戲到名師高徒,從夢想中國到快樂男聲……輪翻轟炸熒屏,忘情酣戰,出現了選秀塞車,甚至「三國演義」、 「四國大戰」的局面。

娛樂整頓

今年1月,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王太華在全國廣播影視局長會議上表示,廣電系統將淨化熒屏影片、堅決抵制低俗之風。他在發言中指出,目前部分廣播影視節目還存在低俗之風,選秀節目過多、過亂,部分選秀節目細節低俗。為此,今年廣電系統將重點加強對法制類、娛樂類,特別是選秀類節目的管理,將限制此類節目數量,提高品質,有度有節。

由此一來 ,眾所矚目的「超級男聲」遭遇難產,姍姍來遲的廣電總局批文勒令湖南電視台將其改名為「快樂男聲」,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保持健康、昂揚、歡樂的氣氛。並盡可能不出現落選歌手淚流滿面、親友抱頭痛哭、歌迷狂熱呼叫等場面和鏡頭。

批復還要求,參賽選手年齡必須在18周歲以上,參賽選手的颱風、語言、髮型、飾品、服裝要符合大眾審美觀念,不能低級媚俗,不能追求怪異、另類。評委點評要實事求是、平等善意,不搞不切實際的吹捧,不搞令參賽選手難堪的責難挖苦,不以非理性的褒貶來取代知識性的引導,不能把評委崗位作為自我表現、包裝炒作、藉機成名的舞台。

China findet sein Super Girl bei TV-Show Li Yuchun
超女李宇春圖片來源: dpa

誰是受益人?

風起雲湧的選秀活動選出了一些平民明星,使一夜成名成為一種可能。中國文藝評論家、同濟大學教授朱大可認為,「選秀運動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擴張了個人的明星夢想,為少數人從底層直升成功的頂層,提供了某種低成本的高速通道,也導致了大眾對成功道路的誤判。個人成功的方式和途徑是無限的,完全沒有必要所有人都擠死在同一條道路上。」

也有不少觀察人士認為,在如今這個喧鬧的時代,選秀提供的娛樂模式,其實就是商人、電視台、媒體和大眾之間一個默契的游戲而已。有社會學者表示,選秀活動實質上並非如媒體宣傳的那樣,給平民提供了成名的平台,它的本質僅僅是商業炒作而已。通過選秀而成為明星的,究竟能有幾人?一場規模宏大的選秀活動結束之後,最大的受益者無非是經紀公司、電信公司、舉辦活動的媒體平台。熱衷投身其中的百姓為其買單,浪費大把的時間與金錢,「每一個選秀選手的背後,都有一個負債纍纍的家。」

洋「不」為中用

根據廣電總局的批示,電視台應該將平民選秀引導到一條正途上去,體現陽光,倡導健康,拔掉「舶來品」身上不符合傳統意識形態的荊棘,而非複製「超級女聲」 日進斗金的神話。

另外,選秀類節目還處在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包括賽制、評委、制度建設都存在有待改進的地方。長遠來看,「抄襲」國外的節目將令國內的選秀節目繼續問題叢生。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正榮就認為,國內對電視模板的研發能力較弱,很多電視台採取了模仿海外成功節目模板的方法來製作節目。「目前電視內容的同質化只是中國電視發展的必經階段,通過對海外電視節目的學習,可以縮短與國際電視產業的差距。但從長遠來看,抄襲將毀壞這個產業,只有推進原創才能保證其可持續發展。這一點電視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是一致的,都要從『中國製造』過渡到『中國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