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也是中國夢:全民喝上牛奶

2007年7月31日

近期德國乳製品價格暴漲,德國消費者怨聲載道,德語媒體報導又把中國當成替罪羊。德新社駐京記者安德裡亞斯.蘭德維爾向德語媒體描述了中國人的「牛奶情結」。

https://p.dw.com/p/BOQG
中國人以前沒見過奶牛,更不會見過牛走路?圖片來源: AP

牛奶是中國的新健康飲料。奶製品商宣傳說,牛奶能使皮膚變好,能保健牙齒,能防止細胞老化,早上喝牛能提神,晚上喝牛奶能安神。有人還建議成績很衰的中國足球運動員多喝牛奶,以便在下半場在體力上能跟上外籍球員的節奏。中國總理溫家寶曾說出過一句傳奇性的有關牛奶的口號:「我有一個夢,讓每個中國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Chinesische Fußball-Trauer
早知道你們踢的差是因為不喝牛奶,我就把我那份貢獻給你們了啊圖片來源: dpa

這一夢想以及中國新興的富裕階層對健康的追求,使得對牛奶的需求不斷增長。去年,中國的奶製品進口量增長了25%。具有十幾億人口的中國的崛起不僅促成了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也應對德國奶製品漲價負有責任,但是這一說法被北京當政者認為是一種「中國威脅論」的論調。

這個中央帝國在它的歷史上連奶製品都沒聽說過,據說是西方傳教士在19世紀才將奶牛帶到中國。跟許多亞洲人一樣,很多中國人對牛奶也不服。雖然缺乏精確的統計,但是美國的研究者發現,90%的亞裔美國人缺少乳糖酶。很多中國人都有喝了牛奶後腹漲或者腹瀉的經歷。

不少中國人甚至連牛奶味道都不能聞。一位64歲的退休紡織女工王麗(音)對德新社記者說:「我老公一聞到母牛味就受不了。他要喝牛奶必須得往裡面兌點咖啡粉什麼的來改變味道。」王麗說,她父親幾年前生病住醫院,她每天都給父親買牛奶來補身體,以便使得他盡快康復。她還說,以前中國牛奶緊缺,是屬於特供品,只有老人、病人和兒童才能得到定量的牛奶供給。她說,「當時沒幾家能買得起牛奶,因為當時牛奶很貴,屬於稀缺物質。」

China Volkskongress 2006 Eröffnungsveranstaltung in der Großen Halle des Volkes Premier Wen Jiabao
我有一個夢,奶牛們拜託了請多產奶!圖片來源: AP

隨著經濟改革的發展,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有一些企業湧現出來填補奶製品市場的空白。那時的所謂牛奶是裝在塑料帶裡,裡面的東西有點像奶,但摻了很多水和加了各種類型的甜味。這種東西雖然離鮮牛奶還相去甚遠,但還是很受歡迎。如今,在沿海發達城市的超市裡當然有各種鮮奶、優酪乳和乳酪。據中國奶業協會統計,2000年到2006年之間中國的人均消費奶製品量增長了76%,達到了目前的人均25.6公斤,雖然這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準的四分之一。

據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長劉成果介紹,目前中國的自產奶製品量十分可觀,僅去年一年就增長了15%,成為世界第三奶製品生產大國,僅排在美國和印度之後,超過了巴基斯坦和俄羅斯。自1998年以來,中國奶製品營業額增長了七倍,因此國外的奶業巨頭也紛紛瞄準了這一巨大市場,例如法國的達能(Danone)、紐西蘭的恆天然集團(Fonterra)、義大利的帕瑪拉特( Parmalat )和瑞士的雀巢(Nestle)都在中國進行了投資。

(本文譯自德新社,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歡迎讀者來信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