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也是中国梦:全民喝上牛奶

2007年7月31日

近期德国乳制品价格暴涨,德国消费者怨声载道,德语媒体报道又把中国当成替罪羊。德新社驻京记者安德里亚斯.兰德维尔向德语媒体描述了中国人的“牛奶情结”。

https://p.dw.com/p/BOQG
中国人以前没见过奶牛,更不会见过牛走路?图像来源: AP

牛奶是中国的新健康饮料。奶制品商宣传说,牛奶能使皮肤变好,能保健牙齿,能防止细胞老化,早上喝牛能提神,晚上喝牛奶能安神。有人还建议成绩很衰的中国足球运动员多喝牛奶,以便在下半场在体力上能跟上外籍球员的节奏。中国总理温家宝曾说出过一句传奇性的有关牛奶的口号:“我有一个梦,让每个中国人,首先是孩子,每天都能喝上一斤奶。”

Chinesische Fußball-Trauer
早知道你们踢的差是因为不喝牛奶,我就把我那份贡献给你们了啊图像来源: dpa

这一梦想以及中国新兴的富裕阶层对健康的追求,使得对牛奶的需求不断增长。去年,中国的奶制品进口量增长了25%。具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的崛起不仅促成了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也应对德国奶制品涨价负有责任,但是这一说法被北京当政者认为是一种“中国威胁论”的论调。

这个中央帝国在它的历史上连奶制品都没听说过,据说是西方传教士在19世纪才将奶牛带到中国。跟许多亚洲人一样,很多中国人对牛奶也不服。虽然缺乏精确的统计,但是美国的研究者发现,90%的亚裔美国人缺少乳糖酶。很多中国人都有喝了牛奶后腹涨或者腹泻的经历。

不少中国人甚至连牛奶味道都不能闻。一位64岁的退休纺织女工王丽(音)对德新社记者说:“我老公一闻到母牛味就受不了。他要喝牛奶必须得往里面兑点咖啡粉什么的来改变味道。”王丽说,她父亲几年前生病住医院,她每天都给父亲买牛奶来补身体,以便使得他尽快康复。她还说,以前中国牛奶紧缺,是属于特供品,只有老人、病人和儿童才能得到定量的牛奶供给。她说,“当时没几家能买得起牛奶,因为当时牛奶很贵,属于稀缺物质。”

China Volkskongress 2006 Eröffnungsveranstaltung in der Großen Halle des Volkes Premier Wen Jiabao
我有一个梦,奶牛们拜托了请多产奶!图像来源: AP

随着经济改革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一些企业涌现出来填补奶制品市场的空白。那时的所谓牛奶是装在塑料带里,里面的东西有点像奶,但掺了很多水和加了各种类型的甜味。这种东西虽然离鲜牛奶还相去甚远,但还是很受欢迎。如今,在沿海发达城市的超市里当然有各种鲜奶、酸奶和奶酪。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2000年到2006年之间中国的人均消费奶制品量增长了76%,达到了目前的人均25.6公斤,虽然这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据中国奶业协会理事长刘成果介绍,目前中国的自产奶制品量十分可观,仅去年一年就增长了15%,成为世界第三奶制品生产大国,仅排在美国和印度之后,超过了巴基斯坦和俄罗斯。自1998年以来,中国奶制品营业额增长了七倍,因此国外的奶业巨头也纷纷瞄准了这一巨大市场,例如法国的达能(Danone)、新西兰的恒天然集团(Fonterra)、意大利的帕玛拉特( Parmalat )和瑞士的雀巢(Nestle)都在中国进行了投资。

(本文译自德新社,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欢迎读者来信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