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普丁簽字 京都協議即將生效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1月5日

俄羅斯總統普丁11月4日在「京都協議」上簽字,這意味著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這份環境保護協議。這一97年就已經達成的協議不再是一紙空文,而將在明年的1月正式在全球範圍內生效,而京都協議的實施將對中國產生如何的影響呢?

https://p.dw.com/p/5odH
普丁簽字,意味著該協議將於90天後在全球範圍內生效圖片來源: AP

俄羅斯杜馬(下院)和聯邦委員會(上院)上個月已經分別通過表決批准了該協議,此次普丁再在文件上簽字不過是履行一下必要的手續而已。儘管美國還沒有在此協議上簽字,但是因為俄羅斯態度的轉變,使得美國在這個問題上陷入困境,在普丁簽字之後的90天後,該協議將被聯合國歸檔並在全球範圍內被強制執行。

1997年12月在京都召開的有173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簽訂了京都協議,協議規定,在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間,發達國家將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削減5.2%。通過該協議,工業化國家承諾將採取措施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量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同時轉而開發和使用無污染的太陽能和風能。不斷變暖的全球氣溫與一些極端的天氣現象密不可分,這包括旱災,洪水以及海平面的不斷升高,這甚至在一些地方成為了地區衝突的導火索。

溫室氣體,包含二氧化碳、甲烷、六氟化硫、氧化亞碳、氟氯碳化物、全氟碳化物等。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排放氣體,也是輔導減量的主要目標。半導體產業在清洗的過程中,會用到全氟碳化物,不過,半導體產業協會已簽署全球資源減量合約,努力減少排放量。

俄羅斯是第127個批准京都協議的國家。根據相關規定,批准京都協議的所有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總和只有超過全球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五時,京都協議才能算生效。在俄羅斯之前,雖然有一百二十六個國家批准了京都協議,但這些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的總和僅能佔百分之四十四點二。

2001年3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了京都協議,作為世界溫室氣體的頭號排放大國,美國排放量佔發達國家1990年排放總量的36%。美國和澳洲明确表示不會在該協議上簽字,他們認為氣候變化問題在科學上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擔心限制使用化石燃料會對經濟造成巨大影響,而中國和印度等迅速走向工業化的國家在該協議中沒有減排義務,因此該協議是「代價巨大且不公平的」。

在這個時候,俄羅斯的態度起了關鍵的作用,他們的溫室氣體排放指標為百分之十七點四,這使得京都協議達到了執行的標準。其實俄羅斯1999年就在京都協議上簽字,作為交換,歐盟必須支持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而普丁的正式簽字,恰恰就在他與歐盟領導人會面之前的幾天,可以說有著相當重要的政治背景。

京都協議的批評者認為,該協議的實施將花費巨大,並且因為中國和印度等國家並不在首批減排之列,所以該協議缺乏「必要的衝擊力」。

而支持者則認為,協議的簽署將迫使企業採取現代化措施減少排污,而且前蘇聯解體導致大約38%的工廠跟著關門大吉,所以俄羅斯的工業嚴重萎縮,因此他們的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遠遠低於90年的排放標準。俄羅斯大可以將自己手中多餘、用不完的排放量配額指標出售給一些配額不夠用的西方工業化國家來賺錢。歐盟已經原則上通過了俄羅斯可以出售多餘的配額,價格大概穩定在每噸二氧化碳8點9歐元。根據規定,2005~2007年間,超標排放二氧化碳將被處以每噸40歐元的罰款,到2008年則要漲到每噸100歐元。

美國,日本,加拿大以及歐盟國家將最先受到京都協議的影響,而中國,巴西,印度和印尼等國家將在第二階段執行京都協議。中國溫室氣體排放佔第二位,而且還在急劇增加,全球50%的減排量都發生在中國,而且中國存在著大量低成本的可減排量。在發達國家,減少一噸二氧化碳要在上百美元以上,而在中國和印度的一些行業,大概20美元就能減少一噸二氧化碳。

京都議定書實施後,會受衝擊的產業以鋼鐵、石化和電機電子最大,其次是人造化纖、水泥和造紙產業。其中,電機電子產業中以發電廠受影響最大,民間電子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