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101209 Exit Krise

2009年12月11日

退出戰略--簡言之,就是如何從深陷的尷尬局面中全身而退。這是北約目前在阿富汗問題上不斷思考的問題,也是各國政府和央行的首腦反復向自己提出的疑問。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和經濟危機,各國政府通過降低利率或是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向市場上注入了過多的資金。問題是這些措施不能永遠持續下去,否則就會帶來其它的災難。那麼,各國政府和央行是怎麼陷入這種兩難境地的呢?

https://p.dw.com/p/KzIU
為刺激消費,德國的商家紛紛貼出打折的廣告圖片來源: AP

故事是從2001年9月11日開始的。當時的美聯準主席格林斯潘出於對經濟蕭條的擔心,將基準利率下調到1%。在這種情況下,誰還在存錢過日子,那他就是不折不扣的傻瓜。數以百萬計的當家男主人當即拍板決定,買房子!貸款的利率那麼低,只要買下一棟房子,等一段時間之後房子升值了再轉手賣出去,這錢賺得簡直易如反掌。華盛頓經濟與政治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迪恩‧貝克這樣回憶道:"很顯然,房地產市場上出現了嚴重的泡沫經濟,早晚會爆發危機,引起嚴重的後果。"

因為,在這段故事中銀行家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他們樂於發放貸款,而且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因為他們可以輕易地把房貸變成有價證券然後再轉手賣出去。然而,2007年貸款利率回升,房價暴跌,而大批的買房者已經無法償還貸款了。

Finanzkrisen-Proteste auf Island
經濟危機讓冰島整個國家陷入破產,示威者在街頭舉行抗議活動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 dpa

2008年三月,金融風暴呼嘯而來,席捲了華爾街。那些持有呆賬壞賬的銀行不得不承受損失,而損失的數額越積越高,甚至達到數十億以上。銀行開始擔心自己的生存安全,不敢再向外發放貸款,因為誰也不知道對方手裡有多少呆賬壞賬。多家銀行業巨頭轟然倒閉,美國政府一開始還出錢相助,然而到了雷曼銀行面臨破產時,白宮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袖手旁觀。很快,銀行危機也蔓延到德國、英國、丹麥等國家。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最終還是拿出了7000億美元來扶持搖搖欲墜的美國銀行業。德國總理梅克爾向國民作出了前所未有的承諾:"我們要告訴所有的儲戶,他們的存款是安全的。聯邦政府也會提供相關的保障。"

冰島也試圖採取措施拯救本國的銀行業,政府出資將三家銀行國有化,因為這三家銀行幾乎佔據了銀行業的全部份量,這場營救銀行的行動差點讓冰島整個國家陷入破產。

各國央行進行了協商,決定為各自的金融機構提供數以百億計的救助資金。基準利率也隨之大幅下調:歐洲央行就將基準利率從原來的4.25%降低到1%。美聯準甚至實行了零利率政策。金融系統得以起死回生,然而危機卻慢慢延伸到了實體經濟領域。首先亮起警示燈的是汽車行業,其它行業也陸續步其後塵。各國政府拿出更多的錢來抵禦這一危機,實行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各種補貼金等等。

儘管如此,2009年世界經濟的衰退趨勢仍然無法阻擋。專家估計,歐元區的經濟將出現4%左右的負增長。而東歐國家遭受的打擊可能比世界上任何地區都嚴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估計,經濟危機給立陶宛帶來的損失相當於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四分之一。與此同時,中國、印度和巴西等國家的經濟卻保持了增長趨勢。新興工業國家如今成了拉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火車頭。

20國集團召開了一系列峰會,整個全球金融體系都要進行改革。當德國總理梅克爾參加完今年的匹茲堡金融峰會回來的時候,她的言語中充滿了樂觀情緒:"我們給德國的納稅人帶回了更多的保障,這樣的危機在未來不會重演。"

我們的故事講完了嗎?2010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比人們原先想像的要好,幾乎整個世界都將步入復甦的軌道。而這場風暴是否真的一去不復返了,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人能夠給出堅定的回答。因為擺在面前的問題還有很多:誰也不知道,那些銀行的手中到底還囤積著多少呆賬壞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施特勞斯-卡恩認為,國際金融系統的損失還有一半都處於沉睡狀態中。

而銀行又開始回到高風險的業務中:德意志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投資業務。證券經紀人蒂爾克‧穆勒表示,其實處於這種情況的不止德意志銀行一家。他說:"假如我們去看一看英美銀行的情況,就會發現那裡的形勢更糟糕。他們又開始"玩兒火",承擔的風險甚至比去年還高。"

不少國家的政府都因為巨額經濟刺激計劃而債台高築,而這就意味著提高稅收和減少國家支出在未來是不可避免的。而這又會對經濟景氣造成遏制。接下來,一切又會回到我們的故事開始時的樣子。到時候,各國的中央銀行行長恐怕又要緊急開會了,否則整個故事又會重新上演。

作者:Jutta Wasserrab/雨涵

責編: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