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會議: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再次交手

2005年12月11日

香蕉、糖、棉花等農產品是貿易談判中引發爭執最多的問題。目前世界貿易組織談判回合中,各方不但在農產品方面互不相讓,工業產品也開始逐漸成為重要議題。發展中國家要求發達國家降低農產品關稅,而歐盟則要求,作為回報,發展中國家應進一步開放工業品市場。

https://p.dw.com/p/7bHv
香港世貿會議之前,農民抗議發達國家的農產品關稅政策圖片來源: AP

世界貿易組織的分類中,所有不屬於農產品的商品都被歸入非農產品的范疇。從魚肉到林業產品,直到電視機,這些都屬於非農產品。不過服務業並不屬於這一范疇,該行業擁有自己的另一套協議,也就是「服務貿易總協定」。

目前,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的非農產品領域,也就是工業品成了農產品貿易談判的一個籌碼。發達國家對絕大多數的工業品只徵收極低的關稅。比如,一家韓國公司如果向歐洲市場出口一輛汽車的話,關稅只有10%。而大多數的工業品關稅甚至只有4%到6%。工業品關稅如此之低的原因是工業化國家在這一領域已經具有很大的競爭力。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對工業品徵收高關稅,以保護本國工業免受外國企業競爭的衝擊。同樣的例子,如果一家法國公司向巴西出口一輛汽車的話,關稅將達到35%。通過這一方法,巴西確保大多數使用的汽車是國產汽車,無需從外國進口。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高關稅最後還是被計算在了商品價格之中,而消費者則不得不為此付出高代價。

工業國家希望通過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說服窮國開放自己的工業品市場。因為工業國家在這一領域相對於巴西、阿根廷和泰國這樣的國家具有絕對競爭力,而不像在農產品市場上那樣問題多多。歐盟委員會貿易談判主管蘇利文表示,「迄今為止,我們在非農產品市場準入方面沒有得到任何有誠意的回復,而就以我們目前在農業方面所做出的妥協,我們完全有理由要求得到適當的回應。我們在非農產品方面當然具有很大的興趣。我們相信,如果市場進一步自由化,我們的工業就將具有巨大的繁榮潛力。我們要求,那些國家以目前實際的關稅水準作為基礎降低,而不是以幾年前烏拉圭回合談判時那些國家承諾的高關稅為基礎。」

歐盟建議,大幅降低工業品關稅,各國關稅應該通過所謂「瑞士方案」進一步標準化。歐盟認為,工業國的最高關稅不應超過10%,發展中國家不超過15%。象巴西這樣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目前還沒有將他們的關稅降到如此低水準。他們反對這種「一刀切」的改革方案,並提出,在關稅降低之後,目前平均關稅較高的國家依然應該保持相對高的平均關稅水準。

為了讓這些國家做出讓步,歐盟提出完全取消自己的農業補貼。除此之外,歐盟還將把特殊貿易補貼降低到70%,並將農產品關稅削減幾乎一半。

儘管如此,各方的討價還價還是使得世貿組織談判幾個月來毫無進展。歐盟非農產品談判主管加裡納女士對此表示,「現在的氣氛使我們回想起了以前關稅貿易總協定的時代。你給我這些,然後我要求那些。你也想要點什麼嗎?那你就必須付出代價。諸如此類。」

這樣的交易也許能通過世貿組織所謂的「單一協定」傳統,達成統一協定。從理論上,各方將秉承這一原則,在香港達成一個包括農產品和非農產品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當然,最終結果如何,一攬子解決方案是否真的能夠出台,誰也無法預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