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一周港媒报道:俄海军炮击中国货船疑点太多

2009年2月22日

本周,除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之外,香港媒体关注中国新闻时的焦点主要有:俄罗斯海军炮击中国货船疑点太多,中国对俄是否太软弱?中俄之间的石油换贷款协议的背景和双方的战略需求到底是什么?德国之声驻香港特约记者编发如下:

https://p.dw.com/p/Gz1m
俄罗斯的石油出口战略逐渐从欧洲转向亚洲图像来源: RIA Novosti

俄罗斯海军本周击沉一艘进入俄罗斯海域的中国商轮,俄罗斯外交部并称这是合法行为,引发包括香港在内的华文舆论的密切关注。香港《太阳报》发表评论认为,这件事情本身疑点太多,中国对俄罗斯切忌太软弱。文章写道:

"这次炮击事件,存在诸多疑点。俄罗斯方面给出的炮击原因漏洞百出,刚开始说是“新星号”进行走私,但被俄罗斯媒体否认后,俄方又表示“新星号”违反了俄罗斯边界制度,并“非法通过”俄联邦水域。但“新星号”所属船公司对此给予否认。……无论如何,俄罗斯的态度野蛮却是不言自明,在俄罗斯方面流出的一段炮击视频显示,俄舰官兵在炮击中有说有笑,彷佛不是在执行公务,而是在玩猫捉老鼠游戏。其实,以巡逻艇的速度,完全可以赶上中国商船,根本不必要用到炮击来阻止其航行,而且居然发射五百多发炮弹,将商船打得千疮百孔。"

文章接着写道:"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官方尚未对这件事进行定性,中国外交部虽然派出副部长李辉紧急约见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进行“严正交涉”,但用词仍然比较温和,希望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其实,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处理不慎,很可能冲击目前中俄合作良好的关系。中俄合作,由于有美国这个共同的对手,双方目前都有很高的民意支持度,但中国人对俄罗斯强占远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历史,仍然耿耿于怀,俄罗斯方面但凡有一些过激的举动,都会触发中国人敏感的神经。而俄罗斯国内,亦存在一股提防中国的力量,尤其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官员,这种情绪尤其强烈。"

文章最后写道:"俄罗斯外交向来比较强势,而中国则比较含蓄,但目前中国手中掌握的牌要比俄罗斯多,尤其是中国掌握的巨额外汇储备,正是俄罗斯急需的救命稻草,中国宜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化被动为主动。"

与此同时,枪击商船事件正好发生在中俄以石油换贷款协议签署之后。《苹果日报》本周则发表评论,评论中俄石油管道协议与中俄关系实质转变之间的关系。文章写道:"根据“贷款换石油”协议,俄国的油公司及石油管道公司,向中国借入二百五十亿美元,年利率六厘,用来兴建一条连接俄国西伯利亚的安加尔斯克和中国大庆市的石油管道(安大线),从2011年起,每年向中国输油一千五百万吨原油,为期二十年,油款作还贷之用,油价则按市价计算。很多人都问,这份协议对谁有利呢?表面上,中国交付了天文数字的押金,回报率偏低,还要按国际油价支付油款,似乎让步过多。不过,中国得到回报,不仅是稳定的原油供应,还有一条安全的供油路线,可以绕开危险的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战略及地区安全上,收获甚丰。"

《苹果日报》的文章写道:"这条西伯利亚至中国大庆的石油管道,早在一九九四年江泽民和叶利钦时代已展开谈判,但好事多磨,十多年来经过无数回合的谈判,双方领袖还签署了不下十次能源合作备忘录,都无法落实。原因很多,首先是造价、谁来支付,然后是油管的走向,2003年日本提出向俄方提供数十亿美元贷款,以换取俄方优先将油管伸延至太平洋港口霍纳德卡(安纳线),令中俄管道徒生波折。今次率先与俄方签订安大线的协议,可说先胜一仗。

更重要的是,俄国国内本来有强大声音反对兴建中俄石油管道,以免养虎为患,担心日后中国强大,反向俄方提出要回那逾百万平方公里、满清时代陆续丧失给俄国的领土。不过,中俄之间签署了边界协议,连黑瞎子岛也交还中国,变相令中国今后无法提出要回领土的要求,这方面的阻力大减。而且,俄国的石油公司饱受金融海啸及石油价格大跌的打击,急需大量资金去还债,月初就曾向俄国政府请求七百八十亿美元的借款。现在中方愿意提供二百五十亿贷款,俄国油公司又怎能拒绝呢?"

文章最后写道:"当然,俄国当局乐见其成,原因是俄国的石油出口战略,正由欧洲转向亚洲,现在连接中国的安大线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应是日本人的安纳线。这些管道,正是配合普京的石油战略转移。协议嘛,各取所需才可以达成的,因此,中俄双方在特定的时空,确实签订了一份双方都有利的石油协议。"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