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在世行投票权增加

2010年4月28日

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通过改革方案后,中国成了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提高到4.42%,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南德意志报》把中国在世行影响力的增长称为“地质构造的移动”、“历史性的转折”:

https://p.dw.com/p/N8Lr
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图像来源: ullstein bild - Fotoagentur imo

"数十年来,批评世界银行的人士要求,与工业国相比,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应该拥有更大影响力。现在终于这样做了,但这并非北美、欧洲和日本自己做出的决定,而是因为过去的第三世界快速追了上来。况且决定投票权份额的数据是2008年的统计数字,此后工业国金融受到打击的程度大于转型国家,而这一情况还没有计算在内。

仔细看一下数字,就可清楚看出这一移动具有的高度政治敏感性。公众总是认为,工业国在世界银行中所占的比重太大,转型国家的比重太小。这样的说法并不完全精确。实际上美国的投票权完全符合它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的真正份量,它甚至自愿放弃了零点几个百分点,但以15.58%保留了否决权。

欧洲是最大的输家,这是旧大陆在世界经济中比重下降的显然结果。对于在德国之后、并列第五的法国和英国来说,这是件棘手的事。这两个世界银行的创始国甚至可能某一天失去执行董事国的地位。

但也不能说,转型国家都是赢家,巴西、印度和墨西哥的上升幅度微不足道,关键性的移动只涉及中国。世行的专家们认为,可以给中国6%的投票权,但北京政府不愿竭泽而渔,也许中国政府想缓慢地进入自己的新角色,不想在对外发展援助方面承担太大的责任。"

欧美企业在中国处境艰难。《德国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九年后,并没有减少对外国企业的限制,金融危机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大的作用甚至助长了中国的保护主义":

"可口可乐公司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遭到失败以及审判澳大利亚力拓矿山集团四名工作人员就是明显的例子,它表明北京对多国企业实行强硬路线,这一路线涉及所有行业。欧盟商会主席伍特克说:'最近形势变得更严峻了。'

伍特克特别批评了中国国家招标、尤其对风能和太阳能行业招标时的不透明做法。尽管中国加入了世贸,但外国企业仍然不能受到与中国企业同等的对待。中国对外国产品实行越来越严格的认证规定,伍特克对此也表示了相似的怀疑态度。欧洲一家企业多年来向中国的银行和电信运输行业提供解码技术,现在这项技术却要通过中国国家部门认证,但国家部门一拖再拖,这并非个别案例。伍特克说,'至今没有一家外国企业获得这样的认证'。"

报摘:王羊

责编:石涛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