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政府对核军备的立场

2010年4月9日

周四,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续协议。《新德意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注意到,中国政界和军界高级领导人都表示欢迎签订这一协议。文章分析了中国对核军备的态度:

https://p.dw.com/p/MrS3
2007年2月在北京举行的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图像来源: AP

"北京主张限制核军备、实行核裁军,认为核大国美国和俄罗斯应首先通过有效协议予以落实,防止太空军事化。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这一过程也关系到重新确立自己外交和军事战略的原则立场问题。必须考虑的问题是,要建成无核武器世界,今天是否还能够或必须维持现有的'核秩序'。

根据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和中国有权拥有核武器。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朝鲜,其它所有国家都通过条约承诺,只要核武器国家实行裁军并为非核国家和平利用原子能提供帮助,它们有放弃核武器的义务。

北京现在面临若干困难决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中国领导人必须修改其不干涉别国内政的'神圣'原则。这里首先涉及到中国对朝鲜、伊朗和巴基斯坦一直采取的宽容态度。此外,北京很不信任奥巴马的政策:美国对台军售、2010年二月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贸易纠纷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引发的争执正是现实的问题。在东亚、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美国一直保持着压倒性的军事存在。"

谈到美国的太空军事化计划时:文章认为,"布什政府的遗产现在仍然占有很大份量","全世界每一百美元的太空费用中,华盛顿的开支占95美元,而且大多用于军事项目":

"美国以巨额费用、采用最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继续执行遏制政策、也就是包围战略。直接受害的是中国,因为中国现在受到来自太空的军事侦察,地面受到美国军队的直接和间接包围。奥巴马上台后,这一切并没有任何改变。

但是,由于世界性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全球政治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中国认为,作为巩固和平和稳定经济的大国,它在这场危机中展现了自己的国际实力,这样的看法有道理。中国的战略中心仍然是'和平与发展',2010年军备支出提高到5321亿元人民币并没有改变这一事实。同时,人们指出,美国2010年军事预算超过了七千亿美元,约为中国的十倍。

北京显然对减少核武器,通过政治途径制止核武器扩散以及防止太空军事化有兴趣,并把它与在布拉格签订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后续协议以及胡锦涛出席华盛顿核安全峰会结合起来。"

摘译:王羊

责编:叶宣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