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090810 Staat Kirche

2010年8月10日

15年前的8月15日,联邦宪法法院的一个判决在巴伐利亚州引起了轰动。一个学生的父母就该州学校必须竖十字架提出起诉,德国最高法官们认为诉求有理,因为国家是中立的。但基督教在德国学校里的地位依然很强。

https://p.dw.com/p/OgQA
巴伐利亚一所学校员工在教室里安放十字架图像来源: dpa

当德国教会要求信徒去教堂参加弥撒时,他们并不是受国家的委托这么做的。在德国,国家在世界观上是中立的。这一状态却并不能阻止国家与教会维护一种伙伴般的关系。德国无神论者们在第一大战后曾经为仿效法国模式而斗争过。

多特蒙德的教会史学家米歇尔·巴瑟说:"在1918年的11月革命时,人们就曾尝试把国家和教会彻底分隔开来。然而,新教和天主教会组织他们的追随者举行大游行,阻止这种彻底的分隔。那时的争论在关于学校是否设宗教课方面特别激烈。"

尽管国家不能单方面决定宗教课的教学内容,但它在教学计划里给了宗教课一个固定的位置。类似的是国立大学里神学教学,在这方面,教会的参与是特别明显的。德国征收的所谓教会税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由国立的财政局在征收工资和所得税的范围里为基督教会向公民征收宗教税。

今天的这一方式是建立在1919年魏玛宗教条款的基础上的,这些条款明显地偏向于基督教教会,"在魏玛宪法里,虽然说的是宗教社团,但实际上突出的是天主教和新教教会,因为人们把这两个教会化成了公法的体现者。与此相联系着的一些特权,比如税法方面的特权,由此把基督教会跟其它宗教社团区分了开来。"

除了宗教税和宗教课外,军队的灵魂安抚工作也是国家与教会特别紧密合作的领域。德国许多医院、养老院、教育机构和幼儿园也掌握在教会手里,这样,教会实际上接过了国家的一部分社会任务。作为回报,国家出面保护星期天和节日的休息状态,并在公法广播电视节目里为教会提供播出时段。

所有纳税人都为德国教会的资金作出贡献:因为除了教会税外,天主教会和新教教会每年还由公共预算那里获得4亿多欧元。这笔钱比如被用来支付主教们的工资。

这种补偿性支出源头在拿破仑时代:19世纪初,普鲁士剥夺了教会的财产。由于教会到那时为止对各州的收入作出了资金方面的贡献,因此,作为补偿,国家继续支付一笔钱供教会填补日常的费用。这段历史直到今天仍然以国家支出的形式延续着,导致的结果是,无神论者和穆斯林实际上也在出钱供养基督教的主教。

谁要想重新塑造德国国家与教会之间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必须要克服巨大的障碍。教会与国家的协定,包括梵蒂冈与联邦共和国之间的协定,只能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可以解除。

作者:Andreas Noll 编译:平心

责编:韩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