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改变新冠死亡标准:死于基础病不算

2022年12月21日

中国的疫情仍在快速上升,官方公布的确诊和死亡数字却少得令人难以置信。卫生部门确认,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发生了改变,这让民众和专家感到不安。

https://p.dw.com/p/4LHOF
疫情汹涌,北京的医疗机构处于巨大压力下
疫情汹涌,北京的医疗机构处于巨大压力下图像来源: REUTERS TV/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自本月初中国政府放开防疫限制措施以来,至本周二,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人数为7人,均在北京。但因最新“减核”一例,周三(12月21日)通报的累计死亡数字甚至减少一例,减至5241例。 

12月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记者问到当前新冠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目前判定新冠死亡的标准是,“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而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心梗等疾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这种颠覆性的标准改变,在公共卫生专业人士看来是缺乏科学依据的。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中对法新社表示,如果将致死原因限制在呼吸衰竭上,大量的新冠死亡病人将无法进入统计。“这完全背离了4月中旬上海疫情爆发期间采用的国际规范,即死亡时被确诊感染新冠的病人会被纳入新冠死亡。”他认为“要说这不是政治驱动使然,很难。” 

新冠疫情攀高峰 北京市民怎么看?

基础病不算? 

从中国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就在一个月前,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中,大多数患者的死因还都是基础病。例如11月21日北京卫健委通报的两例死亡病例,死因都是“基础病恶化”;上海4月25日通报了51例新增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王贵强在记者会上解释称,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下降,同时疫苗接种广泛普及,“新冠病毒感染以后死亡的特点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他也承认“目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基础病,直接死于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很少。” 

在政府发布 “新十条”, 放弃动态清零之前,媒体宣传口径中的新冠疾病极其危险。由于动辄全民筛检,确诊和死亡数字尚能反映实际情况。但在防疫放开、疫情飙升后,专家一再强调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减弱,并不可怕。在放弃大规模核酸检测后,官方统计的感染数字成了“冰山一角”。  

在疫情最严重的北京,已有迹象显示近期死亡暴增。据多方媒体报道,目前北京所有殡仪馆和火葬场已应接不暇。香港明报称,仅12月17日一天,北京染疫在家身亡"就有2700多人"。此时看到官方改变新冠死亡的标准,有网民嘲讽说:“有种资料叫中国资料,都放心吧,中国的新冠死亡一定过不了百万。” 

北京殡仪馆压力山大

德国怎么统计 

在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新冠死亡不仅包括由感染新冠直接导致的死亡,也包括感染与死亡有间接关联的病例。也就是说,包括“死于新冠疾病”和“感染新冠后死亡”两个范畴。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退休病毒学教授李敦厚指出,作为医疗及科学相关的依据,中国应公布两种分类的死亡人数,“对中国自己有好处,与其他国家比较的时候,就能知道自己在新冠(抗疫)上做到什么程度。” 

在德国,按照官方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RKI)的标准,所有经化验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其死亡与之有一定关联”的患者,都被纳入新冠死亡一并统计。其中也包括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无法明确断定最直接死亡原因的病人。 

不过与卫生部门的新冠死亡统计不同,德国联邦统计局汇总的“新冠死亡”数字仅包括直接死于新冠的人数,即死亡证明上死因为新冠疾病的人。 

据罗伯特·科赫研究所12月21日分布的最新通报,此前24小时德国的新冠死亡人数为201人,7天内日均值为126人。疫情爆发至今,德国新冠死亡累计16万。德国人口总数为8300万。 

 

(综合报道)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