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定义文化边界很困难

Jefferson Chase2008年4月24日

周四开始,负责对外宣传德国文化的“歌德学院”在柏林举行三天讨论会,话题关于“ Kulturnation ”(文化国家)。德国之声网记者采访了历史学家雅豪士( Konrad Jarausch),为什么德国要加强文化理念。

https://p.dw.com/p/DoAW
德国需要主导文化?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德国之声:"Kulturnation "(文化国家)其实无法翻译。你如何向外国人解释这个概念呢?

雅豪士:这个概念对于国家的定义从文化认同出发,而不是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来定义。文化的范围当然很广,从文学、艺术,还有-对德国具有特殊意义的-音乐,到文化习惯包括圣诞节的习俗,人们唱什么样的圣诞歌等等。

德国之声:最早产生这个理念是在18-19世纪德国政治割据的时代,1871年普法战争时形成以普鲁士为主导的统一国家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顶点。

雅豪士:是,如你所说,这个理念的根基的确在于18世纪晚期的文化复兴,这和当时的贵族和精英阶层有关,他们以法国为榜样,开始一个反向运动,强调德语的统一性,创立了和法国文化对比高水平的文学。早期阶段的文化复兴是面向世界并且开放的,问题在于100年后出现的民族国家,文化理念被用来延伸到在东欧、拉丁美洲、美国中西部说德语、有德国祖先和习俗背景的人。

德国之声:在英美国家,文化和民族国家没有被视为有紧密关联,而且文化理念在第三帝国时期被滥用。德国人不能放弃他们对此的迷恋和迷信吗?

Deutschland Weimar Goethe und Schiller vor Nationaltheater
魏玛国家剧院前著名的歌德希勒雕像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雅豪士:语言的使用并不限制于政治边界。对说英语的人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因为英国和它以前的殖民地(说英语),英语被视为世界通用的语言。但是欧洲的情况不同,法国人集体致力于让每一个在法国土地上的人说法语-包括阿尔萨斯人-他们希望在政治上归属法国,但是文化上却保留自己的特色。所以说,假设语言和文化的边界和政治的边界等同的话,这更是一个欧洲大陆上的问题。这样的设想在20世纪初期已经造成问题,并且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

今天在奥地利、瑞士、还有小部分的比利时、还有比方说卢森堡,那里的人说德语。我想如果人们能理解这其中的差别,就明白文化理念并没有令人厌烦的政治寓意。两德分离的时候,德国的知识份子如君特-格拉斯就强调东西德的共性。这为两德统一提供了文化基石,这要求有经过深思熟虑的非民族主义的方式。

德国之声:几年前,曾经大谈德国需要"主导文化",移民也必须从属于这个文化范畴。这和"文化国家"的概念有什么区别?

Koran Frauen
主导文化的宽容度有多大?图像来源: AP


雅豪士:当然除了主导文化,也有其它文化的存在。问题在于生活在范围缩小的日尔曼民族国家,1990年又重新统一的德国的人们必须有什么共性。左派假设有对宪法的共识就足够了。但问题在于,比如生活在柏林的土耳其邻居,他们只说土耳其语,只看土耳其电视,读土耳其报纸,基本是属于孤立的状态。他们就失败了。他们找不到工作,形成新的底层社会。

主导文化应该包含什么?人们非得在圣诞节的时候都会唱经典的德国圣诞歌曲吗?还是说只要大家都能理解宪法,尊重妇女,掌握足够的德语以便融入经济社会?

在此问题上划界是很困难的。保守人士希望扩展所谓主导文化的理念来使他们认为的外国人更加德国化。我想左派人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讨论人们是否理解宪法中基本权利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到公民职权中文化差异的因素。而论战在于关于文化层面的定义到底该延伸多广。

雅豪士 Konrad Jarausch

生于1941年,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曾在多个美国大学担任德国历史教授。最近,曾担任德国波茨坦大学现代历史研究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