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Chi1812 Int. 30J Reform Teil1

德國之聲2008年12月18日

30年前,也就是1978年12月18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宣告改革開放正式起步。30年裡中國權力階層內部政治路線和意識形態之爭不斷。

https://p.dw.com/p/GJ9n
中國未來的路怎走?圖片來源: AP

本周四,國家主席胡錦濤在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向"而立之年",標誌著中國走到了一個關鍵節點。而西方社會一方面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感到贊賞,另一方面也毫不避諱對中國仍然存在的社會和政治弊端的批評。改革開放的30年,同時也是中國權力階層內部政治路線和意識形態之爭不斷的30年。本台記者王穎採訪了上海大學歷史學教授朱學勤先生:

問:左右之爭一直伴隨著中國30年的改革開放,首先請您簡單介紹一下所謂"左"的思潮的主要觀點和發展情況。

答: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在意識形態領域、思想、學術、觀念領域可以說是左右之爭不間歇的三十年。而1989年以前的左右之爭,和89年之後的左右之爭它們是有一些演變和差異。

89年之前左右之爭主要是存在不存在資產階級自由化,要不要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左的這一邊堅持兩個凡是,"兩個凡是"的左的干擾直 到耀邦同志1977年組織真理標準大討論之後基本就擊潰了,退出歷史舞台了。但是呢,當年堅守左的思潮的理論家、政治家,人們稱左王,仍然是一直存在的,只是他們轉移到其他政治勢力底下,把改革開放當中胡耀邦、 趙紫陽、 知識分子當中要求民主、開放、 市場經濟 的主張全部說成是資本主義復辟,和平演變。

89之後,一度由於老鄧堅持不論姓社姓資,暫時平息幾年。但是,隨著改革開放出現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兩極分化,官員腐敗, 資源枯竭, 環境破壞等,左這邊又一次活躍起來,但與89之前有所不同。89之後的新的思潮更多來自於留學生、 訪問學者從西方左翼知識分子那裡搬弄過來的所謂後現代主義的思潮。西方學院的學者大部分是比較左的,對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全球化是持批判態度的。西方語境中,這種批判可能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在中國,轉換語境之後,食洋不化,就會形成新形勢之下與80年代左的思潮的銜接。可見,這個左三十年伴隨中國,但是有兩個時代的差異。

問:那麼"右"的一派又有什麼代表觀點呢?

而右的一面,80年代之前,主要是黨內的開明派的官員和理論家,比如王若水、李銳等老同志在黨內擁護改革開放 ,抵制左的批判。90之後,與左相對應的右這邊,主要是大陸30 至50歲之間這一茬知識分子,他們堅持改革開放,抵制食洋不化,照搬西方學院派的教條。一 是擁護改革開放,二是擁護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三是批判由於市場經濟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配套,權力不受監督形成眾多的社會弊端。他們的要求集中是改革不能只有經濟體制改革,還應該有政治體制改革,兩者配套才能使中國改革開放走向健康的方向。


問:在改革開放30周年臨近的時候,左和右的爭論又出現了什麼新的發展?

而在08年,改革30年這個節骨眼上,左右之爭又激烈起來,衝撞起來。雙方對現存社會問題都沒有疑義,分歧在於:產生這些弊端的根源在什麼地方?左認為市場經濟的趨向本身就有問題,全球化就是要把中國引入後殖民時代;右認為改革旗幟不能丟,市場經濟的方向不能丟,產生今天弊端的根源是在於沒有政治體制改革,市場經濟走上了權貴資本主義得路,不在於市場經濟,全球化和外界的資本主義,而在於內部固有的政治體制是保守的僵硬的落後的,看得見的腳踩住了看不見的手,把市場主義走上壞資本主義的方向,而不是健康的好資本主義的方向。

問: 在談到改革的時候 ,不能不回顧改革之前的歷史,您怎麼看待改革開放與文革之間的關係?

答:30年來,中國改革開放前進中左右之爭總是停息不下來。以至於人們說中國在經濟政策上右,意識形態上越來越左,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打左燈向右轉。為什麼?主要是和與改革前史,或者說是改革與文革的關係有重要關係。改革是對文革的否定,中國改革的政治前提是1976年10月6日一舉粉碎四人幫。但是是用文革方式粉碎文革,一舉粉碎的作法在文革期間是多次出現過的。所以,大轉折的歷史含量是豐富的,既有對文革的斷然否定,也有對文革的繼承。是對文革否定方式的繼承,或者是繼承方式的否定,歷史是在斷裂中相連的。

文革僅是在政治上進行了否定,標誌是1981年的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產生文革的體制原因不僅沒有肅清,反而一次一次的拷貝出自己的基因,跟著改革如影隨形。再有,由於沒有對文革產生原因徹底的肅清反省,所以文革本身的思維方式、觀念從來沒有在中國有深度的清理過,總是變換方式出現,80年代的老左,90年代的新左正是借屍還魂, 一次次的向改革開放撲來。歸根 ,30年不太平是對文革的否認不徹底。


上集完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