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逼近飛機製造之夢

2006年12月27日

空中巴士位於圖盧茲和漢堡兩地的工廠無須發表「合作順暢」之類的冠冕堂皇的年終講話。從明年開始,歐洲空中巴士集團就將啟動第三大生產基地:天津。在這座位於北京以南、擁有1千萬人口的城市裡,空中巴士已經投入了10億歐元。到2008年,中國工廠就將以每月4架的速度組裝A-320客機。

https://p.dw.com/p/9cMl
毛時代以來的夢想圖片來源: AP

對於中國來講,這意味著工業界的成熟,因為飛機製造是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尚未碰觸的最後一塊處女地。中國並不滿足於扮演一個組裝工人的角色,還將提供零配件。本周二,北京空中巴士技術中心已經宣佈,五家中國企業將成為空中巴士A-350的零配件廠商。據悉,來自中國的配件金額將由2007年的5000萬歐元上漲到2010年的1億多歐元。據業內人士透露,歐洲飛機的中國成分勢將迅速提升,因為當地出品的勞動密集型配件擁有無以倫比的價格優勢。目前,空中巴士母公司——歐洲宇航防務集團(EADS)正在與中方夥伴共同研製一款直升機。

危機四伏的空中巴士集團希望借助中國工廠打贏與美國波音之間的一場惡戰,因為鑑於安全考慮,華盛頓方面禁止波音赴華設廠。

中國航空工業將借助與空中巴士的合作經驗找到一條自我振興的道路。從2002年開始,中國航天工業第一集團公司就致力於客容量為100人的小型客機的研製工作。ARJ21系列將於2007年開始首航試飛,一年之後投入正式生產。據悉,中航第一集團在研發過程中得到了美國及俄羅斯專家的幫助。美國聯邦航空局也提供了支持,19家國際配件商參與了這一項目。

從毛澤東時代以來,自行研製客機一直都是中國的一個夢想。1970年,上海飛機研製中心啟動了「708項目」,耗資5億多人民幣設計完成的第一架飛機於1980年首飛上天,卻在降落時發生了事故。第二架飛機以「缺乏經費」為由宣佈停止試飛。

八十年代,中國還曾嘗試過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建立大型客機生產線。這一項目在中國提出技術轉讓的要求遭拒後被迫中止。2003年,中國德隆投資集團收購破產的德國仙童多尼爾飛機公司,投入支線客機DO-728系列的研製項目,但無論從資金還是技術的角度上都無法營運。次年,仙童多尼爾重新宣佈破產。